[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纵梁冲孔共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7312.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强;刘程;杜长胜;韩永志;黄永生;余冰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冲孔 共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内外纵梁冲孔共用模具。
背景技术
纵梁生产工艺包括落料、冲孔及成形,其内外纵梁匹配后孔位公差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装配后孔位超差,需进行钻孔工序,影响生产效率,其钻孔后孔轮廓线非规则形状或存在钻孔微裂纹,安装配件时搭接面减少,影响其安装质量,严重时造成配件脱落或微裂纹引起纵梁断裂。
目前国内纵梁生产时,由于冲孔时冲孔模具采用料边定位,而钢厂所供料片存在公差及下料设备下料时存在误差,且内外纵梁各自落料冲孔模具存在定位差异,所以内外纵梁匹配后普遍存在孔位超差现象,需进行钻孔工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
现有技术中,纵梁冲孔模具生产时,模具上通过料边定位,而钢厂所供料片存在公差及下料设备下料时存在误差,且内外纵梁各自落料冲孔模具存在定位差异,所以内外纵梁匹配后普遍存在孔位超差现象。
现有技术方案上内外纵梁匹配后普遍存在孔位超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现有技术方案上为解决内外纵梁超差,其钻孔后孔轮廓线非规则形状或存在钻孔微裂纹,安装配件时搭接面减少,影响其安装质量,严重时造成配件脱落或微裂纹引起纵梁断裂;现有技术方案上为实现内外纵梁冲孔工艺,需开发两套模具工装,开发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纵梁冲孔共用模具,其包括:模座和其上的冲孔镶块和定位装置,且内外纵梁的横截面呈U型并包括外梁和内梁,其中:所述冲孔镶块包括:与所述内外纵梁侧壁配合的侧壁冲孔镶块和与所述内外纵梁的底面配合的底面冲孔镶块,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冲孔镶块上的纵向布置的定位销,和位于所述底面冲孔镶块四周的纵向布置的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加工内外纵梁的底面和侧壁冲孔,通过冲孔共用模具实现内外纵梁冲孔生产,节约模具开发成本,且孔位一致性符合率100%,消除纵梁装配中钻孔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和
图2为内外纵梁示意图。
附图标记:模座1,侧壁冲孔镶块2,底面冲孔镶块3,定位板4,定位销5,外梁6,内梁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纵梁冲孔共用模具,其包括:模座1和其上的冲孔镶块和定位装置,且内外纵梁的横截面呈U型并包括外梁6和内梁7,其中:所述冲孔镶块包括:与所述内外纵梁侧壁配合的侧壁冲孔镶块2和与所述内外纵梁的底面配合的底面冲孔镶块3,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侧壁冲孔镶块2上的纵向布置的定位销5,和位于所述底面冲孔镶块3四周的纵向布置的定位板4。
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加工内外纵梁的底面和侧壁冲孔,通过冲孔共用模具实现内外纵梁冲孔生产,节约模具开发成本,且孔位一致性符合率100%,消除纵梁装配中钻孔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壁冲孔镶块2和所述底面冲孔镶块3平行且间隔布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销5具有两个且沿所述侧壁冲孔镶块2的长轴方向布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壁冲孔镶块2具有与所述定位销5相配合的过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板4包括:位于所述底面冲孔镶块3两端的端部定位板,和位于所述底面冲孔镶块3两侧的侧部定位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板4的调整距离等于所述内外纵梁的料边宽度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销5的调整距离等于所述内外纵梁的侧壁孔位与底面孔位的距离差。
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中,内外纵梁均在此模具上实现冲孔工艺,分底面冲孔模块、侧壁冲孔模块二个阶段:
①生产时,先将纵梁件放置底面冲孔镶块3上,实现底面冲孔模块,采用定位板4定位板料。其中内外纵梁由于料边宽度相差(R1+R2),所以内外梁生产切换时,定位板调整距离为(R1+R2);
②待底面冲孔生产完毕后通过送料机构送至侧壁冲孔镶块2上,实现底侧壁冲孔模块,采用定位销5定位,由于采用销孔定位,消除料边定位误差,同时内外纵梁在同一副模具生产,消除各自模具生产时定位精度差异,所以内外纵梁孔位一致性符合率100%。由于内外纵梁侧壁孔位与底面孔位的距离相差(R1+R2)/2,所以内外梁生产切换时,定位销5调整距离为(R1+R2)/2。
在上述冲孔共用模具中,如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考虑内外纵梁存在料边及孔位距离的差异,其内纵梁每工步送料步距为S-(R1+R2)/2(其中:外纵梁送料步为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7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纽扣旋转冲眼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支架异形孔冲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