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6446.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徐江;刘庆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采样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土壤采样器。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障人类食物与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土壤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领域得到了广大生态环境保护者的广泛关注。但伴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相应带来了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加强土壤科学研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对于保证生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进行土壤科学研究、地质勘查领域的基础工作,为土壤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提供了物质基础,采用挖掘方式进行土壤取样费时费力,不够经济且对环境破坏较大,尤其是深层土壤取样时显得极其困难。同时,传统的取样工具都是人工用手直接按压取样器进入土壤层进行取样,面对某些干燥且较硬的土壤层时很难实现取样操作,既不够省力,又不能及时掌控掘入深度。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430563.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快速土壤采集装置,该申请案的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土壤且呈直条状的取土杆,取土杆的下端具有储存段,储存段包围形成有用于收集土壤的插槽,插槽沿储存段的轴向延伸布置,且贯穿储存段的下端部。该申请案通过对取土杆前端储存段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在采集土壤过程中试验土壤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土壤采集的效率,但采用该申请案的装置进行土壤取样时需要通过转动手柄直接带动取土杆旋转360°,费时费力,当待采集土壤较为坚硬时难以将其插入取样深度。
为了提高取样效率,目前已有某些新型土壤采样器是采用电机、液压元件等设备进行驱动,虽然提高了取样效率,但是在野外进行土壤取样很难满足电力、液压供油等基本条件的实现。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30767.2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土壤样品单次多层采集器,该申请案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从而可以通过一起转动的从动齿轮带动螺母转动,螺杆带动采样管旋转着向土壤内转动,从而将采样管插入至土壤;当采样管基本完全在土壤后,反转电机,将带有土壤样品的采样管旋出。该申请案即实现了完全机械化采样,操作方便,在地质坚硬的土壤中也能够顺畅使用,但其在野外进行土壤取样时即难以满足对电机供电的需求,难以真正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取样装置进行土壤取样时,费时费力,难以对某些干燥且较硬的土壤层进行取样操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土壤采样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采样器大大提高了取样效率,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土壤的取样操作,且不受野外电力、液压条件的限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采样器,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箱体、取样杆和采样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的采样驱动装置包括齿条和齿轮驱动机构,所述的齿条垂直贯穿箱体并与箱体内的齿轮驱动机构驱动相连,取样杆固定于齿条底部并与齿条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齿轮驱动机构与手摇杆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底端设有螺孔,取样杆的顶端加工有与该螺孔相对应的螺纹,取样杆与齿条为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轴和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分别与齿条、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轴之间为键连接,该第一齿轮轴与手摇杆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背面还设有刻度尺。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杆的底端设有倒锥形钻头,且取样杆上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取样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杆上不同高度取样槽的槽口方向沿取样杆周向错落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杆底端的钻头加工为螺旋形钻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杆底端的钻头与取样杆为可拆卸连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6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设计用专用桌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高中生的多功能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