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组合式双旋流洗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937.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涛;吴昊;朱国富;黄斌;钱荣忠;莫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组合式 双旋流 洗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组合式双旋流洗涤器,尤其是涉及到在大气量、低气速工况下,对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洗涤处理的组合式双旋流洗涤器。
背景技术
文丘里洗涤塔是一种常用的湿法净化设备,设备一般包括收缩段、喉管和扩散段三部分。利用文丘里效应,含尘气体进入收缩段后流速增大,气液两相间达到较高的相对流速,其强剪切力使液滴产生强烈的雾化效果,尘粒与液滴充分接触,均匀混合。在扩散段,气流速度降低,塔内压力回升,从而增强了液滴的凝聚作用,凝聚成大尺寸的含尘液滴,废气最后在除雾器内被捕集,完成气液分离。因其较高的除尘效率,文丘里洗涤塔广泛应用于废气除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吸收。
常规的文丘里洗涤塔的可调节文丘里管和除雾器结构复杂,占地较大,废气处理过程中气流方向经多次折返,压损较大,设备的占地成本和运行成本都比较高。为解决该问题,CN201420390534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气流分离杂质的装置,该装置在管道中布置锥形排挤体,与管道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了收缩-喉管-扩张的文丘里式结构,在较小的结构空间内改善了清洗效率;同时,设置若干导流叶片,利用惯性离心力使大尺寸液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此装置优势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在低气速工况下,因装置收缩段存在扰动不足,气液难以均匀接触的问题,液滴在低气速下不易雾化,造成洗涤效率的下降;若提高运行气速(一般在60m/s左右),气液之间可形成强剪切力使液滴充分雾化,但在保证洗涤性能的同时,也导致装置阻力损失增大,难以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同时,该设备另一不足之处是其喷嘴的布置结构和安装朝向未能很好的优化,气液两相不易形成逆流传质,并容易形成气液接触盲区,也限制了装置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洗涤效率的组合式洗涤器,该洗涤器在设置两级旋流板,并优化喷头布置的基础上,同时具备除尘洗涤和气液分离双重功能。在该洗涤器套管处的气流速度(气流速度低至15m/s左右)可以降低至传统文丘里洗涤塔喉管速度的1/3,大大改善了阻力损失,该洗涤器结构紧凑,并且制造成本低,在低气速下依然可以保证良好的洗涤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组合式双旋流洗涤器,包括同轴的外筒体2和内筒体4以及由内、外筒体构成的夹套式通道,在外筒体2顶部设有进风口1,在外筒体2底部设有出风口9,在外筒体2下部设有排液口8;在夹套式通道的上部和中部分别设有一级旋流板5和二级旋流板6,由一级旋流板5和二级旋流板6构成气液混合区;在气液混合区内沿外筒体2内壁设有多排环状分布的喷淋头3;在内筒体4下方设有导流板7,导流板7与外筒体2之间构成集液槽,导流板7的下部和出风口9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外筒体2由上部圆台形筒体和下部圆柱形筒体组成;所述的内筒体4为封闭式圆柱形筒体,外筒体2上部与内筒体3形成扩张式通道,对废气起到导流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排液口8的个数为1个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排液口8的个数为两个,排液口8分布在外筒体2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一级旋流板5和二级旋流板6相互平行,旋流板叶片安装角度与喷淋头3的喷口呈5°-10°锐角,旋流板叶片安装角度与水平面倾角为20-40°。
优选的,在气液混合区内沿外筒体2内壁设有两排环状分布的喷淋头3。
每排均匀设置10-16个喷淋头3,相邻两个喷淋头3的夹角为20°-35°左右,具体参数根据处理气量和外筒大小而定。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7为缩径式导流板,由上部倒圆台状筒体和下部直筒状筒体组成,导流板7与外筒体2之间构成集液槽。
本实用新型洗涤器上半部分为气液混合区,主要完成洗涤液和废气充分接触混合,下半部分为气液分离区,利用旋风分离原理完成液滴和气体的分离。工作原理为:
废气自上而下进入洗涤器,经过一级旋流板5后气流呈螺旋状流动,增强扰动,使高速旋转的尘粒和喷淋液的接触频次提高。通过在气液混合区设置两排呈环状均匀排布的喷淋头3,确保喷淋液对废气流通截面的覆盖率可达300%以上,最大限度消除了气液接触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宜热纵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净化塔
- 下一篇:一种煤矿掘进巷道除尘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