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环燃烧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379.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李阳;刘建明;魏立;林国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中的燃烧器下座承载着引射和预混燃气的混合气体,并且需要保证混合气体的静压力足够喷出火孔,形成稳定的火焰,但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中心极小火的概念出现后,现有的普通燃烧器下座由于动量损失较大,不能满足燃气灶在最小火的状态下仍然性能稳定。现有技术均是通过设计具有三环气道的燃烧器下座,给与中心最小负荷一个单独的气道供气。其中公开号为10343845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设计三环燃烧器,为中心的最小火设计一个单独的通道,但上述专利只能应用于一些特制的机型,在市场流通的大部分燃气灶无法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设计合理,可实现性能稳定的中心小负荷功能的双环燃烧器底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环燃烧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环引射器、外环混气头部、中心引射器、中心混气头部,外环引射器与外环混气头部连接,中心混气头部设置在外环引射器的中部,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气头部连接,中心引射器的端部设置有吸气收缩管和吸气头部,吸气头部的侧面和正面设置有进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合头部相接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
进一步地,中心引射器的长度保持在36-112mm之间,具体长度可由相对负荷确定。
进一步地,中心引射器的气体通道直径保持在6-9mm,据所需热负荷确定中心引射器中的混合管尺寸。
进一步地,中心引射器的吸气头部直径在20-25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根据要求的热负荷优化燃烧器底座的中心引射器结构的尺寸,减少由于气体扩散散失的能量;减少一次空气的摄入量;减少中心和头部相接的部分的动量损失,优化燃烧器底座中心引射器对应的头部气体混合腔体;可以实现燃气灶使用常规的双环火燃烧器底座做到性能稳定的中心小负荷功能;
2、新的进风口设计解决了由于引射器喉部大小限制引进一次空气量局限弊端;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环引射器 2、外环混气头部 3、中心引射器3-1、混合管 4、中心混气头部 5、吸气收缩管 6、吸气头部 7、进风口 8、弧形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环燃烧器底座,它包括外环引射器1、外环混气头部2、中心引射器3、中心混气头部4,外环引射器与外环混气头部连接,中心混气头部设置在外环引射器的中部,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气头部连接,中心引射器的端部设置有吸气收缩管5和吸气头部6,吸气头部的侧面和正面设置有进风口7。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合头部相接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8。
进一步地,中心引射器的长度保持在36-112mm之间,具体长度可由相对负荷确定。中心引射器的气体通道直径保持在6-9mm,据所需热负荷确定中心引射器中的混合管3-1尺寸。中心引射器的吸气头部直径在20-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中心引射器的吸气头部尺寸(改进后的尺寸在到20--25mm范围之间);去掉常规燃烧器下座引射管中的扩压管,扩压管直接用混气管代替;根据所需热负荷确定缩小中心引射器中的混合管尺寸,改进后的气体通道直径保持在6-9mm之间(如图1、2所示);中心引射器的长度保持在36-112mm之间,具体长度可由相对负荷确定;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合头部相接处由原来的直角优化为弧形;中心引射器与中心混合头部相接处由原来的直角优化为弧形;缩小中心引射器对应的头部混合腔(如图3所示);中心引射器中引射一次空气的进风口打破常规的只平行引射,更改燃烧器的吸气收缩管头部侧面和正面开进风口(如图2、4所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胀裂的蓄热式辐射管燃烧器烧嘴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固废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