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2702.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凯鹏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 代理人: | 兰如康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它可以将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过滤掉,从而得到干净的气体。除尘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主要作用是通过灰斗、过滤室之类的设备让排除的烟尘得到去除,让工艺生产产品的烟气造成的危害将至最低,对人员也是一种很好的保障。
在公开号CN203577478U,公开日期为2014年5月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除尘器,包括分流罩、集尘器、沉淀箱、吸风罩和离心器,所述集尘器的顶部分别与分流罩和吸风罩相连接,分流罩上设置有进风口,吸风罩通过输送管与离心器相连,集尘器的底部与沉淀箱相连,此实用新型在原料进入离心机之前就进行的粉尘和水分的分离处理,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保护并延长了离心机的寿命。但是这种除尘器没有设置压力检测装置,不能准确掌握除尘器内压力值,从而给除尘器的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该除尘器并未设置粉尘多级分离装置,从而使得粉尘与烟气分离并不完全;对没有分离充分的烟气没有设置循环分离装置,从而使得部分粉尘未经分离直接排出,影响除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尘器,该除尘器弥补了除尘器内压力不易掌握,不能对烟气进行多级、循环分离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管道,箱体顶部设有净气出口,箱体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三级吸附筛板、二级吸附筛板、一级吸附筛板和挡尘板,三级吸附筛板上和箱体侧壁均设有管道通孔,管道的一端穿过箱体侧壁上部的管道通孔与三级吸附筛板上的管道通孔相连,管道的另一端穿过箱体下部的管道通孔伸入箱体内,管道上设有气体循环泵,箱体底部设有出尘口,箱体侧壁设有进气口和压力表,进气口上设有吸风机。
优选的,挡尘板至少设有三个。
优选的,进气口设有两个。
优选的,进气口位置对称。
优选的,箱体侧壁上所述管道通孔设有两个。
优选的,管道通孔上下对称设置。
优选的,一级吸附筛板、二级吸附筛板、三级吸附筛板孔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挡尘板倾斜设置。
(三)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除尘器外设有压力表,可以及时对除尘器内部压力进行准确掌握,当压力表指数异常时,可以及时关闭吸风机开关。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挡尘板和多级吸附筛板,可以使得粉尘从烟气中充分分离出来而得到干净的气体。此外,该除尘器外侧还设有气体循环泵,当气体不能穿过三级吸附筛板时,可以吸收不能透过的气体再次进入到除尘器内部进行二次除尘,更加增强了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箱体;2、进气口;3、净气出口;4、挡尘板;5、一级吸附筛板;6、二级吸附筛板;7、三级吸附筛板;8、气体循环泵;9、出尘口;10、压力表;11、管道;12、吸风机;13、管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除尘器,如图1所述,包括箱体1和管道11,箱体1顶部设有净气出口3,箱体1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有三级吸附筛板7、二级吸附筛板6、一级吸附筛板5和挡尘板4,三级吸附筛板7上和箱体1侧壁均设有管道通孔13,管道11的一端穿过箱体1侧壁上部的管道通孔13与三级吸附筛板7上的管道通孔13相连,管道11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下部的管道通孔13伸入箱体1内,管道11上设有气体循环泵8,箱体1底部设有出尘口9,箱体1侧壁设有进气口2和压力表10,进气口2上设有吸风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凯鹏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凯鹏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2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