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2179.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组装于事务机上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事务机的成像装置的稳定度会直接影响到成像质量的好坏,然而成像装置是通过相啮合的齿轮以传递动力,再者,目前的成像装置的齿轮配置采用全固定式配置,因齿轮间的组装公差在运转时容易会有干涉问题的产生,进而导致磨损、噪音等困扰。
然而如果将感光鼓与显影滚轮用分离式设计,利用感光鼓与显影滚轮之间可活动分离以进行适应调整,但因相关零组件过多而衍生的组装程序繁琐及成本提高等问题。再者,采用分离式的成像装置的设计,需进一步考虑要如何解决显影滚轮在运转时容易因传递力矩而造成的晃动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多年苦心潜心研究、思索并设计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进行改善,进而提高产业上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利用一体成型的模块化设计以解决零组件过多且组装繁琐等问题,以降低组装复杂度及组装成本。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通过模块化设计以降低装置本体的模具的制造成本。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利用模块化以缩短维修替换时程,进而降低维修成本。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利用活动式的轮系配置以适应调整轮系间的中心间距。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可有效改善现有的利用全固定轮系因组装公差所造成的干涉、磨损等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将传动齿轮与显影齿轮利用特定角度的相对配置,以抵消传递力矩的影响,进而维持显影滚轮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其包含装置本体、感光鼓、显影滚轮以及传动齿轮。装置本体包含具有倾斜角度的导槽。感光鼓设置于装置本体内并具有第一齿轮。显影滚轮的轮轴装设于导槽,显影滚轮具有显影齿轮,且显影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传动齿轮设置于装置本体且传动齿轮啮合于显影齿轮。其中显影齿轮与第一齿轮及显影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中心间距可相对活动调整,以消除第一齿轮、显影齿轮及传动齿轮的轮齿在运转时因组装公差造成的干涉。
优选地,倾斜角度等于第一齿轮的压力角。
优选地,导槽设置于第一齿轮的压力角的法线方向上。
优选地,传动齿轮与显影齿轮的轴心连线与第一齿轮与显影齿轮的轴心连线之间的夹角角度为两倍压力角。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成像装置还包含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推抵显影滚轮以维持感光鼓与显影滚轮的稳定接触。
优选地,装置本体可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成像装置,其可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优点:
1.突破思维框架:齿轮组件于制造过程中必须有允许公差的存在而导致最后成品的尺寸会有些微的差异,然而现有概念中并不会去调整轮系间的中心间距,对于因组装公差所造成的问题一直束手无策,仅能针对制造公差一直加以限制,导致相关组件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然而本实用新型则提出通过调整轮系间的中心间距,根据组装公差以适应调整中心间距,可有效解决因组装公差所衍生的问题,进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2.减少组装干涉: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式的轮系设计并搭配调整组件以适应调整轮系间的中心间距,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固定中心间距所衍生的组装干涉问题。
3.维持成像质量:利用设置于齿轮压力角的法线方向的导槽并搭配传动齿轮的相对配置,通过抵消传递力矩的影响及限制显影滚轮的运动范围,进而维持显影滚轮的稳定性。
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的有益效果更为明显易懂,下文中将以较佳的实施范例辅佐对应相关附图来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成像装置的轮系配置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成像装置的传递力矩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模块化成像装置
10 装置本体
11 导槽
20 感光鼓
25 第一齿轮
30 显影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2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绘的设备箱
- 下一篇:一种保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