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模保护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48153.1 | 申请日: | 2017-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熙 |
| 主分类号: | A63H27/00 | 分类号: | A63H27/00;A63H2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模 保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模配件,尤其是一种航模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航模飞行器成本高,没有安全保护装置,飞行时,均是由人操纵遥控器遥控航模飞行器做出各种飞行姿态,这样一旦发生操作失误或出现机械故障不但飞行器会坠落地面造成损毁,而且还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非常令人可惜。
部分产品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航模飞行器安全保护装置,申请号:201520274694.8,申请日:2015-05-02,在航模飞行器重心位置上设有桶体,桶体上设有桶盖,桶体一侧设有舵机,悬臂设置在舵机上,在桶底上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连接有伞托,伞托上放置有伞衣,伞绳固连在桶体边缘上,伞衣通过桶盖叠压在桶盖下部,又通过悬臂封闭在桶体内部;所述舵机还通过导线与遥控器接收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通过降落伞进行缓冲,但是实际运用的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航模飞行高度较低,不足以使得降落伞充分缓冲;2)结构复杂,丝毫的安装误差就可能导致弹射失败;3)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人反应需要时间,遥控器反应需要时间,保护装置弹射也需要时间,往往保护装置弹射时航模已经接近地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反应时间的航模保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航模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横梁、竖直缓冲板、下横梁、底架、横缓冲板、翘板和固定件,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均采用竖直缓冲板连接,所述下横梁一侧连接底架前端,所述底架为矩形钢架,所述底架顶面设置有横缓冲板,所述底架后端连接翘板,所述翘板与底架平面形成20-45°的夹角,所述翘板为矩形钢架,所述翘板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一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横缓冲板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易裂面。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缓冲板和横缓冲板均为配合航模外壳形状设置的硬质泡沫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为轻质不锈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和翘板为一体成型,其作用是提高其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焊接板或者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顶部通过焊接安装有保护伞装置,所述保护伞装置包括桶体,桶体上设有桶盖,桶体一侧设有舵机,悬臂设置在舵机上,在桶底上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连接有伞托,伞托上放置有伞衣,伞绳固连在桶体边缘上,伞衣通过桶盖叠压在桶盖下部,又通过悬臂封闭在桶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底架上设置竖直缓冲板和横缓冲板使得保护机构可以安装在航模上且不会因为航模飞行而脱落,通过固定件使得航模尾部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当飞机坠落时,通过横缓冲板易裂面的断裂和固定件的拉力减轻航模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航模上的示意图。
图中,1、上横梁;2、竖直缓冲板;3、下横梁;4、底架;5、横缓冲板;6、翘板;7、固定件;51、上板;52、下板;53、易裂面;8、航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航模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横梁1、竖直缓冲板2、下横梁3、底架4、横缓冲板5、翘板6和固定件7,所述上横梁1和下横梁3的两端均采用竖直缓冲板2连接,所述下横梁3一侧连接底架4前端,所述底架4为矩形钢架,所述底架4顶面设置有横缓冲板5,所述底架4后端连接翘板6,所述翘板6与底架4平面形成20-45°的夹角,所述翘板6为矩形钢架,所述翘板6的后端固定设置有一固定件7。
如图2所示,所述横缓冲板5包括上板51、下板52,所述上板51和下板52之间设有易裂面53。
所述竖直缓冲板2和横缓冲板5均为配合航模8外壳形状设置的硬质泡沫板。
所述上横梁1和下横梁3为轻质不锈钢管。
所述底架4和翘板6为一体成型,其作用是提高其强度。
所述固定件7为焊接板或者螺栓。
所述上横梁1顶部通过焊接安装有保护伞装置,所述保护伞装置包括桶体,桶体上设有桶盖,桶体一侧设有舵机,悬臂设置在舵机上,在桶底上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连接有伞托,伞托上放置有伞衣,伞绳固连在桶体边缘上,伞衣通过桶盖叠压在桶盖下部,又通过悬臂封闭在桶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熙,未经刘雨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8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