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炉炉膛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953.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侯静;吴恩辉;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炉 炉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阻炉炉膛。
背景技术
电阻炉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体产生的热量,借辐射、对流和传导传热,将热量传递给被处理物的一类电炉。电阻炉能够实现600~1800℃的工作温度,具有电路简单、对炉料种类的限制少、炉温控制精度高等特点。目前,电阻炉普遍应用于机械零件的热处理,材料的加热、干燥、烧结和熔化等方面。
电阻炉的炉膛,特别是实验室用的小型电阻炉,基本都是箱式结构,且都为单一炉膛结构,当打开炉门,加入物料后,炉内热量损失严重,温度下降快。特别是当工作温度较高时(1200~1800℃),取出物料并加入新物料后,温降达200~400℃。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阻炉炉膛,当打开炉门加入物料时,可以有效降低炉内热量损失,减缓温度下降速度,使炉膛的工作温度稳定,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阻炉炉膛,当打开炉门加入物料时,可以有效降低炉内热量损失,并减缓温度下降速度,使炉膛的工作温度稳定,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活动隔热板以及由隔热壳围绕而成的炉膛,所述活动隔热板穿透所述隔热壳并插入所述炉膛内,所述活动隔热板将所述炉膛分隔成高温炉膛区与低温炉膛区,所述低温炉膛区通过设置于所述隔热壳上的炉门与外界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隔热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炉膛区的底面由其靠近所述活动隔热板的一侧向上倾斜从而构成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炉膛区内靠近所述活动隔热板处还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倾斜面上物料的下滑方向,所述辊轴的侧部嵌入于所述倾斜面内,所述辊轴与所述隔热壳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辊轴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长条形状凸起,所述凸起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倾斜面的横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物料在进入高温加热前,对物料进行预热,有效地降低了炉内的热量损失,并减缓了物料加热区的温度下降速度,使炉膛工作温度稳定、实验结果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隔热壳,2-活动隔热板,3-高温炉膛区,4-低温炉膛区,5-炉门,6-液压缸,7-倾斜面,8-辊轴,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阻炉炉膛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阻炉炉膛,其包括活动隔热板2以及由隔热壳1围绕而成的炉膛,所述活动隔热板2贯穿所述隔热壳1并插入所述炉膛内,所述活动隔热板2将所述炉膛分隔成高温炉膛区3与低温炉膛区4,所述低温炉膛区4通过设置于所述隔热壳1上的炉门5与外界相连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阻炉炉膛对物料进行加热时,首先使炉膛加热,之后推动活动隔热板2,使其插入至炉膛内从而分隔高温炉膛区3与低温炉膛区4,之后打开炉门5,将物料送入至低温炉膛区4内;然后操作人员用铁钳或者手拉动活动隔热板2复位,从而连通高温炉膛区3与低温炉膛区4。之后将物料输送入高温炉膛区3内,并放下活动隔热板2,使高温炉膛区3与低温炉膛区4再度分隔开来。在等待物料热反应完毕后,即可打开炉门5拉出活动隔热板2并取出物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阻炉炉膛,在物料在进入高温加热前,对物料进行预热,有效地降低了炉内的热量损失,并减缓了物料加热区的温度下降速度,炉膛工作温度更稳定,实验结果更为精确。本实施方式当中,活动隔热板2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隔热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保证活动隔热板2运动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避免活动隔热板2烫伤操作人员,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隔热板2固定连接。其中,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活动隔热板2滑出炉膛或者分隔炉膛。本实施方式,为提高活动隔热板2的活动稳定性,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液压缸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会议室状态设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