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箱支架与箱壳自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47863.2 | 申请日: | 2017-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钟家轩;韩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支架与箱壳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食物或其他物品的电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领域。随着家电行业技术水平不断升级,降低生产装配的劳动强度、优化产品部件组装工序成为冰箱行业关注的关键问题。
支架是用于支撑冰箱箱体的受力部件,装配于冰箱箱体底部的箱壳上。目前,冰箱支架与箱壳的组装,在产品预装工序占据很大部分,其装配结构复杂性较高、零部件用量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急迫需求变革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冰箱支架与箱壳自锁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支架与箱壳自锁结构,长条结构的支架本体部和支架折弯部垂直连接,支架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所述支架折弯部后侧面,两边沿分别与所述支架本体部和所述支架折弯部连接,构成支架,所述支架折弯部前侧沿设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前端为直板状,末端为V型拉伸结构的卡接头;
箱壳侧板边沿折弯成型箱壳折弯部并形成迷宫槽,箱壳与所述支架配合连接,并由所述卡接头卡接于所述迷宫槽内固定,所述卡接头与迷宫槽形成面接触,实现反扣自锁。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前端直板后侧面沿竖直向设一列凸块,与所述支架折弯部上相应设置的一列凹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折弯部与所述箱壳折弯部的外侧面接触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头与迷宫槽过盈配合,利于产生反口自锁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支架与箱壳自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卡接部与支架折弯部整体成型,迷宫槽由箱壳折弯部于箱壳侧面边沿折弯成型,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用量,通过卡接头与迷宫槽插接装配,优化了装配结构,大幅减少了装配工序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卡接头过盈配合于迷宫槽内,与迷宫槽形成面接触,实现反扣自锁,装配牢固可靠;
3、支架折弯部只有一道折弯结构,大大简化了支架的结构,降低了其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和箱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和箱壳的装配剖视图。
图中:
11、支架本体部,12、支架折弯部,13、卡接部,131、卡接头,132、凸块,14、支架板,141、加强筋;2、箱壳侧板,21、箱壳弯折部,211、凹槽,22、迷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其结构关系为:长条结构的支架本体部11和支架折弯部12垂直连接,支架板14设于支架本体部11和支架折弯部12后侧面,两边沿分别与支架本体部11和支架折弯部12连接,构成支架,支架折弯部12前侧沿设卡接部13,卡接部13前端为直板状,末端为V型拉伸结构的卡接头131;
箱壳侧板2边沿折弯成型箱壳折弯部21并形成迷宫槽22,箱壳与支架配合连接,并由卡接头131卡接于迷宫槽22内固定,卡接头131与迷宫槽22形成面接触,实现反扣自锁。
优选的,卡接部13前端直板后侧面沿竖直向设一列凸块132,与支架折弯部12上相应设置的一列凹槽211配合连接。
优选的,支架折弯部12与箱壳折弯部21的外侧面接触压紧。
优选的,卡接头131与迷宫槽22过盈配合,利于产生反口自锁作用。
具体装配时,沿迷宫槽22将卡接头131插入,同时卡接部13前端进入箱壳弯折部21上迷宫槽22前端的缝隙中。各凸块132沿迷宫槽22前端缝隙移动,直至定位至各凹槽211,将各凸块132按入各凹槽211。卡装到底后,V型拉伸结构的卡接头131过盈配合于迷宫槽22内,其顶部抵住迷宫槽,产生卡装自锁效果。同时,支架折弯部与箱壳折弯部外侧面接触压紧,避免产生发泡液外溢导致漏液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