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690.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李贺;田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穿刺 术后 上肢 固定 抬高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10〕183号);
目前的制动装置均为医生用硬纸或杂志筒状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前臂内旋,所以不能防止加压包扎移位,从而导致血肿发生。同时由于硬纸或杂志进行筒状固定不利于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而且边缘较硬可以增加周围皮肤产生压疮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一种上肢制动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装置,在介入术后肱动脉穿刺后压迫制动过程中,上肢不自主活动造成局部出血与血肿,或由于弹力绷带长时间压迫引起肢体末端血液血环障碍的不适;不能进行上肢固定装置的长度和角度,不利于血液回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所述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设置有手部抬高装置和上肢固定装置;所述上肢固定装置下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长度调整滑杆;所述手部抬高装置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滑动套装在长度调整滑杆上;
所述手部抬高装置下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角度调整机构。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整机构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手部抬高装置下端;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浇铸有前挡块和后挡块;所述前挡块上开有带内螺纹的孔;所述带内螺纹的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角度调整螺栓;所述角度调整螺栓的末端铰接在后挡块开设的孔内;
所述角度调整螺栓上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部开有与角度调整螺栓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滑块两侧通过铰接轴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末端通过铰接轴连接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通过所述铰接轴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末端与镶嵌在前挡块上的销轴铰接;
所述角度调整螺栓前端套装有旋钮手柄。
进一步,所述上肢固定装置的后低部两侧浇铸有垫块;所述上肢固定装置的上部两侧浇铸有护栏;所述护栏上开有多个可视窗。
进一步,所述护栏上还套接有多个扎带;所述扎带位于可视窗正上部。
进一步,所述手部抬高装置和上肢固定装置上表面均粘覆有垫板;所述垫板为内凹形状。
进一步,所述手部抬高装置和上肢固定装置的宽度相等;所述长度调整滑杆为两个,分别位于上肢固定装置左右两侧;所述角度调整机构位于两个长度调整滑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在介入手术穿刺肱动脉后能够有效固定上臂及肘部,使上肢抬高,利于血液回流,防止了上肢弯曲。
本实用新型适合介入术后上肢固定,材料轻便,柔软舒适,可调节长度,易携带。本实用新型经济、实用、方便、快捷、有利于统一使用、归纳、适合于现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介入术后肱动脉穿刺后压迫制动过程中,上肢不自主活动造成局部出血与血肿,或由于弹力绷带长时间压迫引起肢体末端血液血环障碍的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肱动脉穿刺术后上肢固定可抬高支架俯视图。
图中:1、手部抬高装置;2、上肢固定装置;3、长度调整滑杆;4、套筒;5、角度调整机构;6、前挡块;7、后挡块;8、角度调整螺栓;9、滑块;10、第一滑动杆;11、滚动轮;12、第二滑动杆;13、旋钮手柄;14、垫块;15、护栏;16、可视窗;17、扎带;18、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