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6673.9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白传贞;来周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2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逆三 回程 盘管式 蒸汽 发生器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现有采用锅炉形式的蒸汽发生器在加热时,为了减少薄壁管及厚壁锅筒与管板之间的焊缝处的热应力集中,必须缓慢的对锅炉进行加热,这就使得现有的锅炉从冷锅启动到蒸汽输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至少为40分钟),这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现有采用盘管形式的蒸汽发生器能够较佳地提升蒸汽输出的时间,但是却存在大量热量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一隔板,隔板将加热腔分隔为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如热腔在隔板的一端处连通;
第二加热腔内设有一燃烧筒,燃烧筒内部设有燃烧通道,燃烧通道连通外界与第二加热腔;燃烧筒一端设于壳体相应侧壁处,燃烧筒的另一端远离壳体的相应侧壁;壳体对应燃烧筒所述另一端的侧壁处设有缓冲盘管,燃烧筒的外侧壁处在所述另一端至所述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第一加热腔一端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第一加热腔另一端设有一烟气排出口,第一加热腔内在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
本实用新型中,由燃烧机处产生的烟气能够经燃烧筒与外界的开口进入燃烧通道内,该烟气能够由高压鼓风机鼓入燃烧通道内,由于缓冲盘管能够正对燃烧筒开口地设置,从而使得缓冲盘管能够被迅速地加热;并且由于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均是环绕地设于燃烧筒的外侧壁处,因此燃烧通道内的热量也能够较佳地被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内的介质吸收,从而较佳地避免燃烧通道处热量的大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冲击至缓冲盘管处后,流动方向进行第一次逆折并经燃烧筒右端与壳体的间隙进入第二回程,即燃烧筒外壁与第二加热腔的间隙中。此时烟气中依然携带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较佳地对高温盘管和中温盘管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流经第二回程后进行第二次逆折并经隔板与壳体间的通道流入第三回程,即第一加热腔。在第三回程中,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能够较佳地对烟气中的剩余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较佳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浪费。经第一余热回收盘管和第二余热回收盘管后的烟气能够较佳地从烟气排出口处排出。
作为优选,壳体外侧设有燃烧机接口部,燃烧机接口部用于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中。由于燃烧通道能够为水平设置,通过将燃烧机处的高温气流导入燃烧通道内进行加热的方式,能够较佳地降低对燃气的要求。
作为优选,壳体下方设有排污口。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壳体内的燃烧灰烬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管路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如上、下、左、右、水平、竖直等词,均是基于图1中的视角而言的,运用该类方位词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而是为了更加简洁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其对加热结构和管路结构均进行了改进。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的示意图。其包括发生器本体100,发生器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独立的加热腔;加热腔内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一隔板120,隔板120将加热腔在竖直方向上分隔为第一加热腔131和第二加热腔132,第一加热腔131与第二加热腔132在隔板120 的左端处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6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充电的景观灯
- 下一篇: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