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水环境的地震测试气枪震源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5219.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岳纹;周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33 | 分类号: | G01V1/133;G01V1/04;G01V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水 环境 地震 测试 气枪 震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静水环境的地震测试气枪震源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探测的工作中,常需要使用主动震源探测技术就是用人工地震探测地下结构和状态,陆地探测主要是采用炸药震源或者锤击震源来发射振动波,而海洋油气勘探中,一般是在水面上使用人工气枪震源。相比于炸药震源,气枪震源可控性大大增加,不会产生诸如地震烈度过强等问题,且无需挖洞和填埋,能多次重复作业,也不需要管控炸药;相比于锤击震源的功率较低的问题,气枪震源可以一次同时使用多个气枪作业,效率提升。
现有的人工气枪震源阵列的收放装置有两种:侧吊式气枪震源阵列收放装置和拖曳式气枪震源阵收放装置。然而,人工气枪目前大都是安装在浮力筏上,通过吊车吊装到运输车上,运送到湖泊中,再用船舶拖拉运输到水域中,直接进行气枪振动,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震源深度不能调整,目前的海洋探测还可以通过下放钢缆进行深度调整,使其到达所需的位置,但陆地上的探测大都在小湖泊或者水库进行,甚至是为了探测而专门挖掘的水池,这些地方水域面积和水深都较小,不可能使用大型吊装船,所以只能在水面固定使用;二是无法进行短距离的运输,如果运输车辆难以到达湖边或水库边,浮力筏不能被送入水中,只能采用长臂吊车将其吊装到湖中,增加工程量,且浪费时间。因此,寻找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气枪震源收放装置,对于地球勘探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静水环境的地震测试气枪震源收放装置,能通过气枪的收放,达到调整气枪深度的目的,同时通过万向轮,实现短距离内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静水环境的地震测试气枪震源收放装置,由浮力筏、立柱、固定杆、横向吊臂、气枪震源、伸缩杆组成,所述浮力筏外形为船型结构,中间设有上下贯穿的入水孔,所述立柱竖直安装于入水孔两侧,同侧的立柱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隔入水孔相对的两个立柱顶部连接安装有横向吊臂,每个横向吊臂上设有至少一个伸缩杆,伸缩杆上部的横向吊臂中安装有液压缸,伸缩杆下方连接有气枪震源。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设有三组,分别对应入水孔和浮力筏两侧,三个伸缩杆下方各自安装有气枪震源。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每一组的液压缸自带的液压控制系统相互独立,均设有各自的信号收发模块。如此设计,可以确保每一组伸缩杆独立运作,单独下方对应的气枪震源。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筏四角设有吊环。方便在长距离运输的时候,采用小型吊装设备,如运输车上自带的吊臂,即可完成吊装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筏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万向轮可以沿着水平360度旋转,在湖边短时间运输或者送回工厂返修等时候,通过牵引车甚至人力拉动浮力筏,即可牵引浮力筏到所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带有入水孔的浮力筏,改变了以往使用固定水泥基桩的方式,能在静水区域内通过拖船带动到任意位置;
2、通过设置伸缩杆,以及伸缩杆的液压缸,能够控制气枪震源下方的位置,并且伸缩杆为刚性连接,气枪震源能保证位置稳定,不会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剧烈晃动;
3、在浮力筏底部设置万向轮,能够在短距离内直接劳动浮力筏进行运输,比现有的使用吊车和货车运输浮力筏的方式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一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使用状态二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浮力筏、2-立柱、3-固定杆、4-横向吊臂、5-气枪震源、6-伸缩杆、7-万向轮、8-吊环、9-入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5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材放射性检测自动进样装置
- 下一篇:海洋高分辨立体垂直阵列电火花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