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煤炭采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5027.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尚文帅;李元明;刘开亮;董峙德;刘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呼图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煤炭 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采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煤炭采样机。
背景技术
节能型煤炭采样机是用在对煤矿开采时进行取样的重要设备,能够减少人工取样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节能型煤炭采样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节能型煤炭采样机两台设备公用一套余煤处理装置,工作量大,所有余煤全部通过采样机零米位皮带提升至采样机顶端,通过卸料管进入弃料仓,电机运行时间长、耗电量大,出现故障时维护量大,造成两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煤炭采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节能型煤炭采样机耗电量大并且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煤炭采样机,包括接料口和卸料管,所述接料口下端安装有破碎缩分器,且破碎缩分器下端设置有分料管,所述卸料管上端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与分料管相连接,且卸料管外侧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卸料管外侧安装有振打器,且振打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分料管右侧下端固定有落样管,且落样管左侧通过支撑装置与卸料管相连接,所述落样管下端设置有集样器,且集样器位于卸料管右侧。
优选的,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软管和弹簧,且软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软管外侧四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位于连接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观察口左右两侧均为凸形结构,卸料管内部为凹形结构,且观察口左右两侧凸形结构外形尺寸与卸料管内部凹形结构外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振打器成环状均匀分布在卸料管四周,且振打器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体、调节螺母和螺纹杆,且螺纹杆贯穿调节螺母与主体相连接,并且调节螺母位于主体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煤炭采样机没有设置采样机零米位皮带,能够很大程度减小装置的耗电量,并且能够使得单个机组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时,减小了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两台设备之间不会造成相互影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软管和弹簧,且软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软管外侧四周设置有弹簧,并且弹簧位于连接板内侧,能够有效减缓震动,并且安装和拆卸方便,方便更换卸料管,减小了工作量,同时节约了维修成本,当管道内煤炭水分较大时,振打器震动不会对装置的其他部分造成影响,避免其他部分由于震动而损坏,观察口左右两侧均为凸形结构,卸料管内部为凹形结构,且观察口左右两侧凸形结构外形尺寸与卸料管内部凹形结构外形尺寸相吻合,能够及时观察来煤含水情况,方便及时开启振打器,避免粘黏,振打器成环状均匀分布在卸料管四周,且振打器数量为四个,振打效果好,减小来煤粘黏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撑装置包括主体、调节螺母和螺纹杆,且螺纹杆贯穿调节螺母与主体相连接,并且调节螺母位于主体上端,能够根据采煤现场工作环境及时调节装置的角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料口,2、破碎缩分器,3、管道连接装置,301、连接板,302、软管,303、弹簧,4、观察口,5、振打器,6、卸料管,7、分料管,8、支撑装置,801、主体,802、调节螺母,803、螺纹杆,9、落样管,10、集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呼图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热电厂,未经大唐呼图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5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