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低压薄壁滴灌带生产的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538.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军;殷益明;梁白斌;薛瑞清;张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定西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L29/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薄壁 滴灌 生产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薄壁滴灌带生产的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滴灌被认为是未来灌溉发展的必然发展方向,主要有管灌、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和地埋灌溉等。在以上几种高效灌溉方式如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中均需使用大量的滴灌带,滴灌带使用较多的是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和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其中,以内镶贴片式滴灌带使用最为广泛,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生产是通过塑料挤出机及配套的挤出模具来成型的。目前,更省能节耗的低压薄壁内镶贴片式滴灌带越来越受重视,但是使用常规滴灌带挤出成型模具很难成型薄壁滴灌带,这是由于常规滴灌带挤出成型模具的流道对熔融料的分配不均匀,出料不均匀,而且在出料口离模膨胀效应明显,从而不能用于生产壁厚薄及对挤出稳定性、均匀性要求更高的薄壁滴灌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熔料流动均匀、离模膨胀效应低的用于低压薄壁滴灌带生产的挤出模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低压薄壁滴灌带生产的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通过连接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口模和芯模;所述口模的中心设有口模型腔,其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口模型腔外侧设有螺丝孔;所述口模型腔内设有所述芯模,该芯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段、过渡段、平直段;所述芯模的中心设有用于输送滴头的输送孔;所述过渡段分别设有分流口和一道螺旋沟槽;所述固定段呈┣型,该竖向结构对称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丝孔相通,且该通孔与所述螺丝孔内固定有所述连接紧固螺栓。
所述口模与所述芯模之间形成用于挤出成型滴灌带熔体的流道。
所述进料口正对所述分流口。
所述过渡段设有一道从深至浅的螺旋沟槽,该螺旋沟槽平滑连接所述分流口。
所述芯模的所述螺旋沟槽与所述口模的口模内壁之间形成螺旋形流道,该芯模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口模内壁形成环形流道。
所述芯模表面与所述口模内壁均设有通过喷涂工艺而成型的厚度为0.2~0.3mm的特氟龙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口模、芯模之间形成用于挤出成型滴灌带熔体的流道有螺旋形流道及环形流道,熔料的流动平稳,能使料的分配均匀,熔体压力波动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芯模表面与口模内壁设有通过喷涂工艺而成型的厚度为0.2~0.3mm的特氟龙涂层,会降低成型时熔体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减小或消除可逆的弹性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减小滴灌带局部区域变形和扭曲,提高滴灌带的尺寸稳定性,从而实现了薄壁化、高速化生产滴灌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口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模 11—螺丝孔 12—进料口 13—口模内壁 14—口模型腔 2—芯模 21—通孔 22—固定段 23—分流口 24—螺旋沟槽 25—过渡段 26—输送孔 27—平直段 3—连接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低压薄壁滴灌带生产的挤出模具,该模具包括通过连接紧固螺栓3连接在一起的口模1和芯模2。口模1与芯模2之间形成用于挤出成型滴灌带熔体的流道。
口模1的中心设有口模型腔14,其上设有进料口12;口模型腔14外侧设有螺丝孔11;口模型腔14内设有芯模2,该芯模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段22、过渡段25、平直段27;芯模2的中心设有用于输送滴头的输送孔26;过渡段25分别设有分流口23和一道螺旋沟槽24;固定段22呈┣型,该竖向结构对称设有通孔21;通孔21与螺丝孔11相通,且该通孔21与螺丝孔11内固定有连接紧固螺栓3。
其中:过渡段25设有一道从深至浅的螺旋沟槽24,该螺旋沟槽24平滑连接分流口23。进料口12正对分流口23。
芯模2的螺旋沟槽24与口模1的口模内壁13之间形成螺旋形流道,该芯模2的其余部分与口模内壁13形成环形流道。
芯模2表面与口模内壁13均设有通过喷涂工艺而成型的厚度为0.2~0.3mm的特氟龙涂层。
工作时,经螺杆料筒塑化后的聚合物熔体经口模1的进料口12进入芯模2上的分流口23,分流口23连通由口模1、芯模2之间形成的熔体流道,大部分熔体经螺旋沟槽24与口模内壁13之间形成螺旋形流道到达芯模2的过渡段25末端,其余熔体经芯模2与口模内壁13形成环形流道到达芯模2的过渡段25末端。两部分熔体经芯模2过渡段25处逐渐变小的熔体流道挤压混合均匀,经平直段27挤出模具。芯模2表面与口模内壁13设有通过喷涂工艺而成型的厚度为0.2~0.3mm的特氟龙涂层,会降低成型时熔体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减小或消除可逆的弹性变形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减小滴灌带局部区域变形和扭曲,提高滴灌带的尺寸稳定性,从而实现滴灌带薄壁化、高速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定西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定西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