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回弹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311.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谦;陈洪;娄卓远;郑源龙;陈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针器 防回弹 真空采血管 筒体 本实用新型 弹性突出部 双头采血针 通孔 针管 针座 弹性夹持力 可单手操作 弹性胶套 工作效率 后端开口 连接螺纹 筒体中部 插入口 弹性力 内螺纹 外螺纹 橡皮塞 刺穿 内腔 适配 相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回弹持针器,所述防回弹持针器包括一个筒体,所述筒体整体为前端设有顶部、后端开口,内腔与真空采血管相适配,所述顶部设有供针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针座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所述筒体中部沿圆周多处设有向中间突出的弹性突出部。本实用新型防回弹持针器使用时,双头采血针通过针座上设有的连接螺纹连接到防回弹持针器上,双头采血针针管刺穿真空采血管橡皮塞后,真空采血管的前端从防回弹持针器插入口的一端插入,防回弹持针器筒体的弹性突出部通过弹性夹持力即可防止由于弹性胶套的弹性力使真空采血管端后退回弹,此时可单手操作,另一只手可做其他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头采血针的防回弹持针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时需要进行血液化验,已确定某些指标是否超标,因此人们在医院的化验处时常会看到许多等待化验的患者,而护士也忙得不可开交。临床上,使用双头采血针及真空采血管作为人体血液样本的采集方式已经大量应用,双头采血针包括一个设置在中部的针座,针座的一端设有用于穿刺患者皮肤的针管,另一端设有用于刺穿真空采血管橡皮塞的针管,针座设有刺穿真空采血管橡皮塞的针管的一端设有连接螺纹。采用双头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可以对同一病例进行多次采血。采血时,在采血针一端穿入患者皮肤下血管中后,另一端刺穿真空采血管橡皮塞,利用真空负压即可到采血样。但是由于双头采血针的针管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弹性胶套,采血过程需要握住真空采血管保持对其施加压力,利用其弹性进行密封,防止由于弹性胶套的弹性力回弹作用出现泄漏,因此这过程中护士的双手均被占用,操作非常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护士进行采血的防回弹持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回弹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弹持针器包括一个筒体,所述筒体整体为前端设有顶部、后端开口,内腔与真空采血管相适配,所述顶部设有供针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针座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所述筒体中部沿圆周多处设有向中间突出的弹性突出部。
本实用新型防回弹持针器使用时,双头采血针通过针座上设有的连接螺纹连接到防回弹持针器上,双头采血针针管刺穿真空采血管橡皮塞后,真空采血管的前端从防回弹持针器插入口的一端插入,防回弹持针器筒体的的弹性突出部通过弹性夹持力即可防止由于弹性胶套的弹性力使真空采血管端后退回弹,此时可单手操作,另一只手可做其他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立体结构剖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立体结构剖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回弹持针器具体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回弹持针器具体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5为图4 A-A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防回弹持针器所述防回弹持针器包括一个筒体1,所述筒体1整体为前端设有顶部、后端开口,由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筒体1内腔与真空采血管4相适配,所述顶部设有供针管穿过的通孔2,所述通孔2上设有与针座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后端开口构成真空采血管4的插入口,所述筒体1中部沿圆周多处设有向中间突出的弹性突出部,弹性突出部的最高点所在圆周的直径略小于真空采血管4的盖帽的直径。
所述弹性突出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由多个沿圆周设置在内壁上的球面凸起构成,也可以是由内壁上沿圆周设置的弧形凸环构成。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突出部由沿圆周多个拱形弹性条3构成,以设置3-6条拱形弹性条3为宜,本实施例共设置3条拱形弹性条3,拱形弹性条3为扁平长条形,沿轴向设置筒体1,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1内壁上,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拱形弹性条3长度,使得中部向筒体1内拱起,所述多个拱形弹性条3沿圆周均匀分布,中部拱起的最高点所处的圆周直径要略小于真空采血管4的盖帽401的直径,同时距离顶部的距离优选略大于盖帽401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