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2077.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试验 新风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可靠性测试越来越受重视,相对应的试验设备也越来越受人重视。在很多可靠性试验中,需要在试验设备上加入新风,使试验环境可尽量贴近产品使用的实际情况。
但是目前环境试验箱中使用的新风加入机构大都较为简单,无法实现温湿度的准确控制并调节风压。同时如果在试验箱中直接通入未经平衡处理的新风,虽然装置结构简单,布置成本低,但是会导致试验箱内温湿度无法稳定,试验箱内的温度控制设备和湿度控制设备需要长时间工作,系统负荷较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环境试验箱的新风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以提供更为贴近实际使用情况的模拟环境,提升试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一般环境试验箱的新风输入机构容易破坏试验环境平衡、输送的空气温湿度与风量无法准确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
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包括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新风口、输出口,所述新风口与输出口之间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设置于防护壳内部,风道上依次设置有空气滤网、变频风机、空气缓冲管,空气缓冲管上设置有加湿器、加热器,所述防护壳上还设置有连通座。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缓冲管呈蛇形弯曲布置于防护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缓冲管连接有空气流量计、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流量计电性连接变频风机,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加湿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与空气缓冲管之间具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连接连通座。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口与连通座其中心重合,输出口其直径小于连通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上覆盖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空气缓冲管较长的长度保证了新风可以经过有效处理并稳定之后再进入试验箱,实现温湿度与风量可控。
2、缓冲腔可以与试验箱本体连通,一般情况下无需加热器工作,新风温度在经过空气缓冲管时已稳定,可有效节约能源。
3、防护壳上的隔热层保证新风控制装置的温度稳定。
4、变频风机配合空气流量计,可使输出风量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防护壳,11-新风口,12-输出口,13-连通座,14-缓冲腔,2-空气滤网,3-变频风机,31-空气流量计,4-空气缓冲管,5-加湿器,51-湿度传感器,6-加热器,61-温度传感器,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一般环境试验箱的新风输入机构容易破坏试验环境平衡、输送的空气温湿度与风量无法准确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
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环境试验箱新风控制装置,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上设置有新风口11、输出口12,所述新风口11与输出口12之间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设置于防护壳1内部,风道上依次设置有空气滤网2、变频风机3、空气缓冲管4,空气缓冲管4上设置有加湿器5、加热器6,所述防护壳1上还设置有连通座14。本实施例工作时,新风在变频风机3的作用下经空气滤网2进入空气缓冲管4,经过加湿器5、加热器6调节并稳定后,新风从输出口12输出进入试验箱中。
优选地,所述空气缓冲管4呈蛇形弯曲布置于防护壳1内。呈蛇形弯曲布置的空气缓冲管4具有足够的管路长度,使新风经过充分稳定处理后再进入试验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2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