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1200.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斌;赵亚民;杨典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建斌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45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火 直接 换热式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锅炉通过金属管将水与高温火焰、烟气隔开,以热传导方式进行热交换,不但结构复杂,且其热交换效率完全取决于金属管材的导热系数及有效受热面积,而且还易产生水垢影响换热效率。为解决水垢对锅炉换热效率的影响、简化锅炉结构,采用浸没燃烧法的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应运而生,与传统锅炉相比,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的传热过程属于直接接触传热,具有能耗低、热效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
现有的水火直接热交换式锅炉(专利号:200720102366.5)在使用过程中由喷火口喷入炉体的高温火焰,迅速沿着换热通道到达喷头位置,此处温度往往很高,具备了结垢条件,非常容易结垢并逐渐堵塞喷眼,造成落水不畅,甚至会烧毁锅炉;所采用的热气运行方式与热气由下往上的运行规律相违背,增加了运行阻力,因此,需要安装抽引装置来保证热气的正常循环,抽引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将一部分水汽和热量带入大气,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同时由于抽引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与锅炉本体发生的共振,从而产生噪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在使用醇基燃料时,醇基燃料燃烧机在开始燃烧时还不能有效地将液态的燃料完全气化,仅仅只是中间部分在燃烧,而喷向四周的燃料均以液态状态洒落至水箱,使得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且落入水箱中的燃料会随着水的流动,腐蚀锅炉的设备;在锅炉底部积存的燃料时间过长会气化,积累到一定量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解决现有锅炉存在的易生成水垢、换热效率低、结构设计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侧壁下部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排污管,所述炉体顶部一侧设有排烟管,所述炉体顶部另一侧设有进水管,其中:它还包括喷火管和储水箱,所述炉体内腔中上部交错设有若干喷淋槽,所述喷火管设在炉体内腔中下部且位于最下层喷淋槽的下方,所述喷火管一端伸出炉体侧壁并与设在炉体外部的燃烧机连通,所述储水箱设在炉体内腔的下部并位于喷火管下方。
进一步,所述若干喷淋槽水平设置在炉体内腔中上部并在炉体内腔形成S 形换热通道,所述喷淋槽宽度与炉体内腔宽度一致,所述喷淋槽长度小于炉体内腔长度,所述喷淋槽上均匀设有若干通水孔。
进一步,所述喷火管的出火口设在S形换热通道的起始端,所述排烟管设在S形换热通道的出口端。
进一步,所述喷火管的出火口设有止流板。
进一步,所述喷淋槽的槽边高度为3~10cm。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体由下往上运行、液体从上向下运行的规律,将喷淋槽水平设置在炉体内腔的中上部并在炉体内腔形成S形换热通道,在热气运行的同时循环水从炉体顶部的进水管流入,流至喷淋槽并通过喷淋槽的通水孔落入下一层的喷淋槽中,并在换热通道中与热气进行充分换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避免结垢现象的发生;喷淋槽的水平设置,降低了气流的阻力,省掉抽引设备及其所带来的噪音;喷火管出火口设置止流板能阻挡未气化的醇基燃料进入储水箱中并确保醇基燃料的充分燃烧,有效防止设备腐蚀、闪爆和爆炸现象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动力消耗少、安全实用、结构设计合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火直接换热式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侧壁下部分别设有出水管2和排污管3,所述炉体1顶部一侧设有排烟管4,所述炉体1顶部另一侧设有进水管5,其中:它还包括喷火管8和储水箱 10,所述炉体1内腔中上部交错设有若干喷淋槽6,所述喷淋槽6水平设置在炉体1内腔中上部并在炉体1内腔形成S形换热通道12,所述喷淋槽6宽度与炉体1内腔宽度相一致,所述喷淋槽6长度小于炉体1内腔长度,所述喷淋槽6 上均匀设有若干通水孔7,所述喷火管8设在炉体1内腔中下部且位于最下层喷淋槽6的下方,所述喷火管8一端伸出炉体1侧壁并与设在炉体1外部的燃烧机9连通,所述储水箱10设在炉体1内腔的下部并位于喷火管8下方。
进一步,所述喷火管8的出火口设在S形换热通道12的起始端,所述排烟管4设在S形换热通道12的出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建斌,未经武建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1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