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832.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房晏先;王世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亦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指纹 门禁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是由个人先天遗传所决定的,其具有终身不变的唯一特性,而且其重复概率极小,是进行个人身份验证的最优选方式之一。因此,指纹很早就被应用于个人身份的认证,例如,古代期间就利用指纹来画押。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指纹的个人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智能系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自1998年第一款指纹识别手机在西门子公司问世以来,历经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美国苹果公司iPhone系列智能手机对手机指纹识别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迅速地刺激和促进了手机指纹识别成为个人超高安全性身份验证凭据的应用和发展。另外,目前各类对个人身份认证安全要求极高的支付应用也顺应市场趋势相应地推出了手机指纹识别支付功能,并且被用户广泛接受。
现有的手机门禁系统主要应用的技术和方式有手机NFC、手机密码、手机二维码、手机蓝牙、手机Wi-Fi、光学反射式手机指纹识别这几类。其中,光学反射式手机指纹识别门禁系统被认为是第一代手机指纹门禁系统。但是,由于其技术条件所限,存在着对温湿度要求高、识别率低(尤其是手指湿的情况下基本无法识别)而实用性差的严重缺陷,且无法有效地区分真假手指,成为其无法被普及应用的致命因素。另外,上述其它五种手机门禁技术(NFC、密码、二维码、蓝牙、Wi-Fi),也普遍存在鉴权方式单一、不法用户盗用合法用户的手机也能开门等问题,系统安全性仍然较低。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手机门禁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其通过采用手机指纹识别作为门禁的访问鉴权方式,将人体生物的唯一识别特征(即指纹特征信息)与智能移动终端的唯一识别特征(手机IMEI号)有机地结合作为身份安全的判断条件,从而封堵了现有手机门禁系统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另外,本系统通过指纹可信计算签名认证技术和真假手指识别技术,进一步解决了第一代手机指纹门禁系统实用性差且无法识别真假手指(指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其包括:一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获取一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指纹安全子模块,所述指纹安全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加密认证,并将已加密认证的指纹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对比,以输出一指纹签名认证结果;一手机指纹开门控制模块,所述手机指纹开门控制模块设置在一手机内,用于读取所述手机的手机唯一识别号,以及接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输出的所述指纹签名认证结果,并且根据所述指纹签名认证结果而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其中当所述手机指纹开门控制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为非法用户时,则发送一记录信息至一云平台服务器,当所述手机指纹开门控制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为合法用户时,将所述手机唯一识别号和所述指纹签名认证结果所生成的一动态用户特征码以及一开门请求消息一起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与所述手机通信,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动态用户特征码时,将所述动态用户特征码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发送一开门指令至一门禁控制器;所述门禁控制器与一安装在受控门上的电锁相连,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开门指令时,控制所述受控门的所述电锁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通过使用身份双重审核技术以确保具备高安全的开门条件才能开门,即:第一重审核的合法条件,是必须在用户本人手机上识别并确认为本人的指纹(甚至是特定的某一指纹);第二重审核的合法条件,是必须经过云平台服务器认证过的手机和用户身份信息(用户通过该手机进行身份信息注册,完成人工审核用户身份流程),只有同时满足指纹合法、手机和用户身份信息合法这两个条件才能开门,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量级。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通过使用真假手指识别技术(即电容式和射频式指纹识读方式)来解决第一代手机光学式指纹识别门禁系统只能扫描手指皮肤表面或死性皮肤层而无法深入真皮层(即无法识别真假手指)的问题。亦即,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电容式和射频式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发送微电信号深入至手指皮肤真皮层并且利用人体生体特征形成信号的反馈回路)来精准地识别真假手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机指纹门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机指纹门禁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亦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亦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监狱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