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工业化自动生产的LED球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813.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晨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32 | 分类号: | F21K9/232;F21V3/02;F21V3/04;F21V19/00;F21V23/00;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业化 自动 生产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发光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化自动生产的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LED以其特有的发光特性的耗能、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为满足传统的灯座的使用需要,替换传统钨丝球泡灯或是莹光式球泡灯,就必然需要与传统的螺旋卡口灯座、卡座式灯座进行适配连接,LED球炮灯由此被大量生产和使用。
由于目前的LED球炮灯,特别是具备多个发光条的球泡灯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具体的说,由于目前的LED驱动模块安装在球炮体与灯头的配合位置上,造成其不能进入自动化生产线中实现自动化生产,更进一步的说,由于LED驱动模块需要分别与灯头上的正负极、球泡体内的发光条的正负极相连,造成安装上较为麻烦,特别是LED驱动模块与灯头间的连接,出于自动化焊接安装的需要,需要对引线进行牵引拉直,而LED驱动模块与球泡体间缺乏固定结构,一般使用粘胶的方式实现固定,在牵引拉直的过程中,会容易将LED驱动模块拉脱,造成LED驱动模块与球泡体分离进而造成产品不良,此外,传统结构的LED球泡灯由于引线夹设在玻璃中引出,自动化的难度大。
基于目前的LED球泡灯的结构,尚且不能实现高良品率的工业自动化生产,即不能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由于,目前仅能依靠人员实现上述步骤的操作,造成LED球泡灯的整体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对LED球泡灯的推广和应用造成的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自动生产的LED球泡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工业化自动生产的LED球泡灯,包括球泡体、灯座、LED驱动模块、灯杆、灯条,球炮体与灯座连接配合;
球泡体由透明材料制成空心球状;
灯杆安装在球泡体内与之固连为一体;
若干根灯条安装在灯杆上,若干根灯条形成一灯组,灯组内的灯条并接或串接;
LED驱动模块呈中心带孔的圆盘状,其内封装用于驱动灯条内的LED芯片工作的驱动电路,LED驱动模块向外边伸出有从驱动电路引出的若干根引脚,通过将驱动电路封装预留引脚,实现模块化结构;
LED驱动模块利用中心的孔套装在灯杆上,使LED驱动模块位于球泡体内;
LED驱动模块中的两根引脚通过引线分别与灯座的的正极、负极相接;
LED驱动模块的两根引脚与灯组的正极、负极相接,用以驱动灯组内的灯条发光工作。
进一步的说,LED驱动模块内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电容、桥堆。进一步的说,LED驱动模块内的驱动电路为导体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将驱动电路进行封装后,通过外露的引脚与灯组以及灯座相接,实现电性导通,利用封装结构中的中孔套入灯杆上,实现快速组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LED驱动模块内置,第一可以减少加工工序以及加工难度,大大增加成品的良品率,并且,由于整体结构的配合难度简化,使自动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具备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此外,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减少生产步骤及物料使用,有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ED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ED驱动模块的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理解,现结合附图举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球泡体1、灯座2、LED驱动模块3、灯杆4、灯条5,球炮体1与灯座连2接配合;球泡体1由透明材料制成空心球状;灯杆4安装在球泡体1内与之固连为一体;若干根灯条5安装在灯杆4上,若干根灯条5形成一灯组,灯组内的灯条5串接;LED驱动模块3呈中心带孔7的圆盘状,其内封装用于驱动灯条5内的LED芯片工作的驱动电路,LED驱动模块3向外边伸出有从驱动电路引出的若干根引脚6,通过将驱动电路封装预留引脚6,实现模块化结构;LED驱动模块3利用中心的孔7套装在灯杆4上,使LED驱动模块3位于球泡体1内;LED驱动模块3中的两根引脚6通过引线分别与灯座2的的正极、负极相接;LED驱动模块3的两个引脚6与灯组的正极、负极相接,用以驱动灯组内的灯条5发光工作。LED驱动模块3内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电容、桥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晨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晨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LED发光元件
- 下一篇:球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