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茶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339.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珍;唐绪伟;向敏;陈光;刘时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珍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茶烘干机。
背景技术
最早的茶叶加工从杀青、揉捻到烘干全过程都靠一口锅完成,没有机械设备,加工方法简单,产量低、质量差。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众化的茶叶,比如绿茶、红茶,其销量大,老式的人工制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因此出现了机械化的制茶设备,比如杀青机、揉捻机,茶叶的烘干设备也出现了手拉百叶式烘干机、链板式自动烘干机,以及各种小型烘干机械等。然而,现有的各种烘干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特别是脱水干燥问题,茶叶干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蒸发水分,改善茶叶的香气,脱水技术,特别是连续脱水,目前成为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目前。目前的脱水工艺,烘干的温度不能太高,以避免影响茶叶的鲜活度,而为了保证脱水效果就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烘干,设备投资大,效率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性烘干的高效率的绿茶烘干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茶烘干机,包括箱体和置物板,箱体的内部底端设有多排烤灯,箱体的内部上端设有烘干腔,烘干腔的底部设有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设有容纳单个置物板的第一烘干层,置物板能够搭设在第一支撑结构或第二支撑结构上,第一支撑结构位于第二支撑结构下方,箱体的外部设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撑结构传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支撑结构移动至第二支撑结构上方将位于第一支撑结构上的置物板移送至第二支撑结构上。
进一步的,箱体的前侧板上设有与烘干腔连通的敞口,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至的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分别向两侧延伸穿过箱体,箱体的外部位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的同侧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箱体的外部位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的另一同侧端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和第二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柱型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对应每个连接部均开设有一个通孔,连接部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凸轮,两个凸轮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下方,两个凸轮的外部均设有同轴的第一皮带轮,凸轮与第一皮带轮一体成型,驱动机构还包括位于箱体后侧的连动轴,该连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皮带轮,位于同侧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连动轴的后方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连动轴传动连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后侧设有两个轴承座,连动轴穿插在两个轴承座内。
进一步的,箱体的左右两侧对应两个凸轮分别设有一个安装轴,安装轴上紧固套设有多个轴承,凸轮及第一皮带轮紧固套设在多个轴承上;位于箱体的两侧对应每个凸轮均设置有一个限位架,该限位架呈L型,限位架的一端与箱体可拆卸的连接,限位架的另一端套设在安装轴的端部且抵接在与其对应的第一皮带轮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位于箱体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与箱体的内部铰接固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自身重力下呈水平状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箱体铰接处的相邻部位抵接在箱体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位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
进一步的,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体内对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设有一空腔,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体上还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T型缺口,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端部设有铰接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自与其对应的T型缺口顶部插接至空腔内,并随自身重力下滑至空腔的底部,铰接轴卡固在空腔内,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水平状态,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与自身铰接轴相邻的部位抵触在与其对应的T型缺口底部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体对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铰接轴分别设有一对限位螺栓;位于箱体内部一侧壁体上的一对限位螺栓分别位于与其对应的一个铰接轴的两端顶部;限位螺栓呈水平状态穿过T型缺口外侧的壁体并位于空腔内,限位螺栓的端部与空腔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壁体上对应每个限位螺栓均开设有一个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珍,未经杨晓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脂末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脱水装置以及茶叶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