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形三通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5849.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秦朝学;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华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炎英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与空调用T形三通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采用热熔旋扩工艺制作的T形三通。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冷与空调用T形三通管的制作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灌铅挤压工艺制作,这种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需用到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铅;二是采用水压工艺制作。这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均为在管体内填充适当的物质(固态的铅或高压的水),并使用较大外力挤压母管两端,直至进口管端被挤出成形为止。这两种工艺成形的管子均如图1所示,在管体与进口的连接转角处存在壁厚减薄的缺点,容易产生隐性裂纹,造成泄漏风险;同时,急剧变形的转角处还存在着较大的应力,影响T形三通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缺点外,灌铅挤压工艺由于需用到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铅,还存在不环保的缺点;水压工艺则存在设备投资大的缺点。
另外,在制冷与空调领域中,T形三通使用广泛,需求量巨大,上述两种制作工艺都显得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高效且环保的热熔旋扩工艺成形的T形三通。
一种T形三通,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由热熔旋扩头在高温、旋转状态下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其壁厚均匀。所述的管体上两端各设有一个出口、中部设有至少一个进口。所述的出口和进口均为中空的结构,且进口与管体组成“T”形结构。所述的进口相对于管体向内、向外均凸出,与管体一体成形。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进口向外凸出0.5-2mm。
所述的进口向内凸出1-4mm。
所述管体和进口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强度好。
所述的T形三通的材料优选为紫铜或铝,不易被腐蚀。
所述的管体上可由多个进口组合而成,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使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环保;(2)因制成的T形三通在管体与进口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且壁厚不会减薄,因此强度高,泄漏风险低;(3)无需专用设备,设备投资小;(4)效率明显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T形三通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底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热熔旋扩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T形三通。
本实施例所述的T形三通,其材料优选为紫铜或铝,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上设置两端的出口11和中部设置至少一个的进口12,所述的出口11和进口12均为中空的结构,且进口12与管体1组成“T”形结构,所述的进口12与管体1向内、向外均凸出,所述的进口12向外凸出0.5-2mm,所述的进口12向内凸出1-4mm,所述进口12的凸出与管体1一体成形,所述管体1和进口12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制冷剂从进口12进入,从出口11流出,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流。
当需要时,在所述的管体1上可由多个进口12组合而成。
T形三通中,制冷剂由一进口分为二出口,可双向流动,铜管或铝管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T形三通的成形过程如下:使用合适大小的管坯,在管坯中部垂直于管体1轴线,预先用麻花钻或冲模加工出如图3所示的底孔,底孔的直径比要成形的进口孔径小3~4mm;再将管坯放置在相应工装上,使用如图4所示的钨钢热熔旋扩头,进行高速旋扩和翻孔,使其成形为T形三通管。
其工艺原理就是:利用钨钢热熔旋扩头高速旋转时与工件之间产生的摩擦热量使加工点位的材料处于“炽热可塑”状态,并结合轴向压力,使得加工点位的“炽热可塑”的材料同时向内、向外流动成形为期望的“进口”形态。其在加工过程中不存在急剧变形的情况,故其壁厚均匀,且转角处应力小,质量能保证。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华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华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5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管自锁定连接结构
- 下一篇:废旧干电池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