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2596.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明;丁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武平县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叶碎银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化玻璃 绝缘子 引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
背景技术
输电带电作业在现代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输电线带电作业保证电能的持续供给,但是输电带电作业过程中,更换钢化玻璃绝缘子串时,若导线侧钢化玻璃绝缘子无法安装卡具,则需要将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目前,现有技术尚没有比较合适的引爆工具。为解决此难题,本实用新型致力于研究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用于在输电带电作业过程中,导线侧钢化玻璃绝缘子无法安装卡具时,将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包括锤头和绝缘锤柄,锤柄的一端连接锤头;锤头相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扁形敲击部,各扁形敲击部的外端面分别为敲击面,并分别与锤头的轴线垂直,且两扁形敲击部的敲击面互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扁形敲击部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为斜面,并相对称,使扁形敲击部的宽度从外向内渐大。
进一步的,所述扁形敲击部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夹角为50-70°。
进一步的,所述扁形敲击部的其余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为外凸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面的宽度为3-8mm。
进一步的,所述锤柄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8m。
进一步的,所述锤头的材质为钢。
进一步的,所述锤头与锤柄呈T字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引爆钢化玻璃绝缘子的功能,作业人员只需利用所述锤头的扁形敲击部轻轻敲击导线侧钢化玻璃绝缘子即可使钢化玻璃绝缘子自爆,且两扁形敲击部的敲击面互相垂直,方便进行不同方向的操作,即可以满足作业时不同角度敲击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包括钢质锤头1和绝缘锤柄2,锤柄2的一端连接锤头1,且两者构成T字形;锤头1相对的两端处分别设有一扁形敲击部11,各扁形敲击部11的外端面分别为敲击面111,并分别与锤头1的轴线垂直,且两扁形敲击部11的敲击面111互相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形敲击部11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112分别为斜面,并相对称,使扁形敲击部11的宽度从外向内渐大。所述扁形敲击部11的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112的夹角为50-70°,取较佳值60°,如图3所示,所述扁形敲击部11的其余两个相对的侧面113分别为外凸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敲击面111的宽度为3-8mm,取较佳值5mm。所述锤柄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8m,取较佳值1.8m,满足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的要求。
在输电带电作业过程中,更换钢化玻璃绝缘子串时,若导线侧钢化玻璃绝缘子无法安装卡具,则作业人员只需手持锤柄2,用锤头1的其中一个扁形敲击部11轻轻敲击钢化玻璃绝缘子,即可使钢化玻璃绝缘子自爆。两扁形敲击部11依据作业人员的敲击角度进行选择,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不同方向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玻璃绝缘子引爆锤,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武平县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武平县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2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机构
- 下一篇:酿酒上甑机器人视觉引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