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2065.2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立;王向卫;李海洋;马江云;高策;王生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星东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0 | 分类号: | B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主要用于电力施工、锅炉、桥梁、弯管机船舶、家具、装潢等钢管的折弯,有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如图1所示,现有的自动弯管机包括机床1、弯曲旋转装置2、压紧装置3及芯棒4。弯曲旋转装置2固定在机床1的一端,其上装有弯曲模21和固定模块22,固定模块22的外壁与弯曲模21的外壁相切,固定模块22另一侧镶嵌在弯曲模21内,通过电机可以带动弯曲模21和固定模块22进行旋转。弯曲旋转装置2向外延伸有旋转外臂23,旋转外臂23可与弯曲旋转装置2同轴转动。机床1上设置有机床外臂11,机床外臂11与旋转外臂23平行设置。
压紧装置3包括钳口模31和压模32,钳口模31安装在旋转外臂23上,并与固定模块22相对;压模32安装在机床外臂11上,与钳口模31平行但不相连。压紧装置3可以向固定模块22的内壁进行平移。
实际加工中,为了方便插入管材,管材与芯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为间隙配合。而加工较长的管材时,由于管材自身重力的影响,使得插入的管材远离弯曲旋转装置的一端向下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机,其优点是管材放置时不容易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弯管机,包括有机床、设置在机床上的弯曲旋转装置、位于弯曲旋转装置侧方的压紧装置以及位于弯曲旋转装置和压紧装置之间的芯棒,机床的尾部固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与芯棒之间设置有金属棒且金属棒的两端分别和安装座以及芯棒固接,机床上相对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金属棒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驱动支撑组件绕着与第二铰接座的铰接处转动从而使得支撑组件与管材的抵接处上升或者下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材套设在芯棒上后,管材同时可以收到支撑组件的支撑,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整支撑组件支撑管材的高度,使得管材不会向下倾斜,保证压紧装置在夹持管材时不容易发生卡住的现象。
较佳的,支撑组件包括两根连接杆以及位于两根连接杆之间的与管材底部抵接配合的支撑杆、与调节组件铰接的第一铰接杆和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的第二铰接杆,支撑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三者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撑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时,用调节组件驱动第一铰接杆使得支撑组件整体转动,从而支撑杆所处的高度发生改变,这样调节了支撑杆高度的同时,支撑也较为的稳定。
较佳的,支撑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沿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支撑杆支撑管材的同时,根据杠杆原理,支撑较为省力,也方便调整组件的设置。
较佳的,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螺纹连接在调节杆上的限位环以及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的支撑套筒,调节杆一端滑移连接在支撑套筒内,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杆铰接,限位环抵接于支撑套筒的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对支撑组件进行调节时,转动限位环,调整调节杆进入支撑套筒的深度,从而调整支撑组件的倾斜度,从而调整支撑杆所处的高度。
较佳的,在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滚动套,滚动套与管材的底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材进行运动时,管材与滚动套之间发生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放置管材较为的省力。
较佳的,机床上开设有沿着金属棒方向设置的滑移槽,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滑移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固接在滑移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移座的滑动,可以调整支撑组件支撑的位置,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材。
较佳的,滑移槽内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槽的侧壁以及滑移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组件受到管材的力时不容易向后滑动,保证支撑组件对管材进行充分的支撑。
较佳的,压紧装置包括压模以及跟随弯曲旋转装置旋转的钳口模,钳口模靠近弯曲旋转装置一侧以及压模靠近弯曲旋转装置一侧均形成有插接边,弯曲旋转装置上设置有与插接边配合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对管材的夹持更加的稳定。
较佳的,插接边靠近弯曲旋转装置一侧形成有倒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边插入插接槽时倒角结构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插接边不容易发生卡住的现象。
较佳的,插接边与钳口模之间以及插接边与压模之间均形成有抵接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星东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星东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2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管折弯部位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