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板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711.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作焕;陈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5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弯板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弯板切割机构广泛应用于板材弯卷加工中,由于弯卷完后的板材一般为整圆或接近整圆,现有的弯板切割机构在板材成型后由于板材环绕在轴辊上,使得板材难以取出,在取出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板材变形,同时部分板材需要径向切割或凹痕加工,在板材取出后难以加工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取料的弯板切割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弯板切割机构,包括底座、上轴辊、下轴辊、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驱动装置、升降装置、切割装置和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安装在底座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下轴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轴辊平行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上轴棍设置在下轴辊上方,所述上轴辊和下轴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支架设置在第二安装座外侧,所述上轴辊穿过第二安装座后伸入支架下方,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并驱动下轴辊转动,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座上并驱动上轴辊上下运动,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横梁、摆臂和切刀,所述横梁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摆臂可转动的安装在横梁上,所述切刀形状为圆形,所述切刀安装在摆臂上并与上轴辊外壁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安装块,所述第一液压缸方向向下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块固定在第一液压缸活塞杆末端,所述上轴辊穿设在安装块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摆臂可沿滑轨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两个下轴辊的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固辊,所述加固辊设置在下轴辊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板材弯卷成型后,第一安装座可翻转打开,再通过升降装置将上轴棍提起,可方便的将板材取出,避免板材变形,上轴辊向外侧延伸的部分抵靠在支架底部,其伸出部分的长度短于其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长度,可平衡上轴辊扭矩,并可将位于内侧的上轴辊稍微翘起,使用更加方便,当需要对板材外表面进行刻痕加工或切割时,可在弯板过程中控制摆臂对板材进行加工,加工方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板切割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板切割机构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上轴辊;3、下轴辊;4、第一安装座;5、第二安装座;
6、驱动装置;7、升降装置;8、切割装置;9、支架;10、加固辊;
41、第二液压缸;71、第一液压缸;72、安装块;81、横梁;82、摆臂;83、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板材弯卷成型后,第一安装座可翻转打开,再通过升降装置将上轴棍提起,可方便的将板材取出,避免板材变形。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板切割机构,包括底座1、上轴辊2、下轴辊3、第一安装座4、第二安装座5、驱动装置6、升降装置7、切割装置8和支架9,所述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5分别安装在底座1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座4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下轴辊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轴辊3平行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上轴棍设置在下轴辊3上方,所述上轴辊2和下轴辊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和第二安装座5上,所述支架9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外侧,所述上轴辊2穿过第二安装座5后伸入支架9下方,所述驱动装置6安装在底座1上并驱动下轴辊3转动,所述升降装置7安装在第二安装座5上并驱动上轴辊2上下运动,所述切割装置8包括横梁81、摆臂82和切刀83,所述横梁81水平固定在第一安装座4上,所述摆臂82可转动的安装在横梁81上,所述切刀83形状为圆形,所述切刀83安装在摆臂82上并与上轴辊2外壁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立新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集群控制系统和控制装置
- 下一篇: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