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370.X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万慧敏;姚荷英;陶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壳 眼药水 开口 上端端面 椭圆长轴 定位柱 眼装置 本实用新型 鼻黏膜吸收 椭圆短轴 向下设置 眼药水瓶 插入口 滴眼药 滴入 下端 缓解 卫生 安全 开放 | ||
一种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包括一个罩壳,罩壳的下端开放,罩壳的下端端面呈椭圆形,罩壳的上端端面呈圆形,罩壳的下端的椭圆长轴的长度和椭圆短轴的长度均大于罩壳上端端面直径的长度,罩壳上端端面中设置有一个眼药水瓶插入口,罩壳下部相对椭圆长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内向下设置有两根定位柱,两根定位柱分布在开口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缓解滴眼药水时的紧张感、患者可独立将眼药水准确滴入眼睛,且避免了眼药水被鼻黏膜吸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滴眼药水为直接将眼药水瓶口对着眼睛滴,滴眼药水整个过程处于紧张状态,且不易准确将眼药水滴入眼睛内,使用起来极不便,且容易污染眼药水瓶内的眼药水,还有损伤眼球的风险,而且一般患者滴眼药水时没有按压眼角鼻泪道处,容易使部分眼药水被鼻黏膜吸收,既影响了药效又容易产生不良药物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准确、独立实施滴液的辅助滴眼装置。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辅助滴眼装置罩壳底部边缘置于眼部上方眼眶处,定位柱置于患者眼睑下缘,靠近鼻梁的圆柱形支架按压在患者眼角处完成定位,使眼药水瓶插入眼药水瓶插入口时正好位于眼睛正上方,使患者可独立准确完成滴眼药水的工作,定位柱按压在患者眼角处还避免了眼药水被鼻黏膜吸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包括一个罩壳,其中,所述的罩壳的下端开放,罩壳的下端端面呈椭圆形,罩壳的上端端面呈圆形,罩壳的下端的椭圆长轴的长度和椭圆短轴的长度均大于罩壳上端端面直径的长度,罩壳上端端面中设置有一个眼药水瓶插入口,罩壳下部相对椭圆长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向下设置有两根定位柱,所述的两根定位柱分布在开口的两侧。
进一步的,定位柱向下延伸到罩壳的下端端面位置。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其特征在于:罩壳的下端边缘具有与人类眼眶相吻合的曲线轮廓。
进一步的,眼药水瓶插入口呈圆柱形通孔,眼药水瓶插入口内壁中向轴心方向设置有径向凸起。
进一步的,罩壳上设置有透光孔。
进一步的,罩壳内壁具有黑色表面。
进一步的,罩壳的底部边缘具有沿其壁厚方向呈弧形的光滑结构。
进一步的,眼药水瓶插入口的内径为1.8厘米的圆孔,且径向凸起的长度为0.1厘米。
进一步的,罩壳的高度为4厘米,罩壳的底部宽度为5.5厘米。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缓解滴眼药水时的紧张感、患者可独立将眼药水准确滴入眼睛,且避免了眼药水被鼻黏膜吸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眼药水辅助滴眼装置包括一个罩壳1,其中,罩壳1的下端3开放,罩壳1的下端3端面呈椭圆形,罩壳1的上端2端面呈圆形,罩壳1的下端3的椭圆长轴的长度和椭圆短轴的长度均大于罩壳上端2端面直径的长度,罩壳上端2端面中设置有一个眼药水瓶插入口4,罩壳1下部相对椭圆长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向下设置有两根定位柱5,所述的两根定位柱5分布在开口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栅红光弱视治疗仪的画片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医用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