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656.6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洋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7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纳米 半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属于调节微纳米环半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形谐振腔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利用微纳米线制作的环形谐振腔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品质因数较大等优点,可用于制作光学谐波器、传感器、微型激光器等光子学器件。目前人们利用光刻技术、组装手段等方法可以制作出线条直径为微米量级或纳米量级的微纳米环,但所制作的每一种微纳米环的半径是固定的。而可调半径的微纳米环可以提供可调的品质因数和可调的传输光谱自由谱谱线宽度,在光通信领域有潜在应用。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020685123.0的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其制作方法是将一根直径为微米量级或纳米量级的线绕成任意半径的单结环,微纳米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微型调节架的两个支撑臂上,通过移动微型调节架上的其中一个支撑臂,可对微纳米环的半径实现由大到小改变。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简单、环半径由大到小连续可调等优点。现有的微纳米半径不设有拉力传感器,拉伸力度不均匀,易使微纳米环产生变形,使其调节的半径大小不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微纳米半径不设有拉力传感器,拉伸力度不均匀,易使微纳米环产生变形,使其调节的半径大小不精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微纳米线、纳米环、一位夹持环、二位夹持环、拉力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拉伸力臂、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滑轨、第二拉伸力臂,所述底座底部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连接,所述底座与滑轨相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力臂和第二拉伸力臂底部与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装设在第一拉伸力臂侧边上,所述第一拉伸力臂顶端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与一位夹持环相连接,所述第二拉伸力臂与二位夹持环相连接,所述微纳米线装设在一位夹持环和二位夹持环之间,所述微纳米线与纳米环相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由单片机、传感触头、转换器和信号收发模块组成,所述传感触头与转换器相连接,所述转换器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信号收发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拉伸力臂与第二拉伸力臂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拉伸力臂上设有减震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装设在控制按键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使其拉伸力臂移动伸缩力度均匀,避免微纳米环产生变形,同时提高了纳米环调节半径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微纳米环半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微纳米线-1、纳米环-2、一位夹持环-3、二位夹持环-4、拉力传感器-5、控制器-6、第一拉伸力臂-7、底座-8、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滑轨-11、第二拉伸力臂-12、减震块-121、显示屏-61、控制按键-62、单片机-51、传感触头-52、转换器-53、信号收发模块-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洋,未经刘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