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9852.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涛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2;B24B55/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毛刺 去除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许多金属工件经切削加工后普遍会产生局部或部分毛刺,这些毛刺如果不被去掉将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液压阀体和气动零件上的毛刺和脱落的金属粉末,一旦进入液压或风动系统中将会产生严重的紊流或非层流,导致过滤器或管道堵塞;而在切削过程中,毛刺若垫在零件的基面上将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
在目前的加工处理中,很多时候都会采用人工清理去毛刺,效率低下且清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新兴的高压水清洁去毛刺方法,需要水压较大,耗能较多,同时也较为废水,高压水在喷淋中,不但会去除毛刺,也会影响到铸件的表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包括壳体、不锈钢珠、支撑底座、活动框、滑动板和水泵,所述壳体正面左侧连接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内侧边缘和所述壳体开口对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前盖中部镶嵌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前盖外侧边缘贯穿设置有活动旋钮,所述壳体正面右侧和所述活动旋钮对应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壳体下端焊接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右壁上部贯穿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螺纹密封塞,所述支撑底座左壁下部贯穿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下端和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之间贯穿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壳体内底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圈镶嵌设置有滤网,所述活动框两端对称焊接设置有滑动条,所述滤网中部连接设置有转动下支撑,所述活动框上端焊接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位于所述滤网上端填充设置有不锈钢珠,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端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滑动板上端中部铆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下端和所述转动下支撑对应焊接设置有固定上支撑,所述壳体上端铆接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贯穿所述壳体上端连接设置有喷淋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设置有接水管,所述壳体右壁下部贯穿设置有清洁口,所述清洁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支撑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盖左端和所述壳体正面左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前盖和所述壳体正面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水孔均匀分布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框和所述壳体底部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条活动嵌入所述壳体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下支撑通过转动轴承和所述滤网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和所述活动框组成盒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外壳部分和所述滑动板铆接固定,所述电机和所述转动下支撑位置相对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滑动板向下设置,所述电机外壳外侧包裹有防水罩,所述电机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管铆接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上端,所述喷淋管下端均匀分布有多组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水管下端和所述出水口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所述接水管下端镶嵌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活动框通过滑动条安置固定在壳体内底部,此时将铸件放置在转动下支撑上,移动滑动板并通过固定上支撑和转动下支撑配合固定铸件,再通过滑块进行锁定,向挡板内填充不锈钢珠,关闭前盖后启动电机带动固定上支撑转动,从而固定上支撑和转动下支撑配合带动铸件转动,铸件和不锈钢珠在转动中产生摩擦,能够快速消除铸件表面的毛刺,这样的设计简单,毛刺去除效率高;在加工前,通过进水口向支撑底座内注水,然后在加工时启动水泵通过接水管从支撑底座内抽水并通过喷淋管喷出,这样加工时产生的污垢碎屑能够被冲洗,污水通过滤网和漏水孔流回支撑底座中,这样可以避免水体浪费,循环的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铸件的毛刺去除清洁装置中活动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涛,未经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9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规格可调的金属管件抛光机
- 下一篇:用于加工缸孔的模拟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