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型弹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8766.9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8 | 分类号: | F16F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弹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器,尤其涉及一种交叉型弹片。
背景技术
振动器是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作用是以自身的振动带动所在设备的振动,从而在使用者希望静音的场合通过振动的方式通知用户来电、闹钟等信息。
目前市场上正在流行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主要特点有:1、在某一方向来回振动;2、振动的幅度、频率可以任意改变,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丰富的振动体验;3、外形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定制,具有较大的设计灵活度。
如图1所示,现有的线性振动马达采用的是V型弹片101,V型弹片101一端抵持外壳102,另一端抵持配重块103,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配重块103受力不均衡,配重块103抵持面靠近V型弹片101弯折区没有受力,因此在配重块103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严重影响了线性马达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叉型弹片及采用该弹片的线性振动马达,该弹片能为线性振动马达中的配重块提供均衡的弹力,让线性振动马达的工作更加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叉型弹片,包括第一抵持部、两个弯折部和两个弹性臂,第一抵持部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弯折部连接,弯折部远离第一抵持部的一端与弹性臂连接;两个弹性臂交叠设置。
进一步的,弹性臂的高度不大于弯折部的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一个弹性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另一弹性臂贯穿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弹性臂远离弯折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持部,两个第二抵持部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抵持部上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第一抵持部包括平板部和两个倾斜部,平板部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倾斜部相连,弹性臂与倾斜部远离平板部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部上设有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弹片与线性振动马达中的配重块只有一个接触位置,交叉型弹片与配重块有两个接触位置,可以使配重块受力平衡,进而提高线性振动马达工作的稳定性;减少配重块与线性振动马达外壳的摩擦,减少噪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隐藏部分外壳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交叉型弹片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交叉型弹片的工作原理图。
标号说明:
7、交叉型弹片;8、第一抵持部;81、平板部;82、倾斜部;9、弯折部;10、弹性臂;11、第二抵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出一种交叉型弹片,该弹片与线性振动马达中的配重块有两个抵触位置,可以让配重块受力平衡。
请参照图2和图3,一种交叉型弹片,包括第一抵持部8、两个弯折部9和两个弹性臂10,第一抵持部8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弯折部9连接,弯折部9远离第一抵持部8的一端与弹性臂10连接;两个弹性臂10交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交叉型弹片7与配重块3有两个接触位置,且两个接触位置之间存在间距,使得配重块3受力更加均衡。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弹片与线性振动马达中的配重块只有一个接触位置,交叉型弹片与配重块有两个接触位置,可以使配重块受力平衡,进而提高线性振动马达工作的稳定性;减少配重块与线性振动马达外壳的摩擦,减少噪音;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弹性臂10的高度不大于弯折部9的高度的一半。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弹性臂交叠后的总高度不大于弯折部的高度,有利于控制交叉型弹片的体积,方便交叉型弹片设置到线性振动马达上。
进一步的,一个弹性臂10上设有第一通孔,另一弹性臂10贯穿所述第一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此为交叉型弹片另一种设置方式,弹性臂可以拥有较大的高度,从而提高交叉型弹片的正向力。
进一步的,弹性臂10远离弯折部9的一端设有第二抵持部11,两个第二抵持部11共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交叉型弹片恢复形变时,两个弹性臂可以通过第二抵持部向配重块施加相等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抵持部11上设有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8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塑粘连信封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高强度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