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胃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2234.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娟;朱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71003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管 胃管固定装置 洗胃 本实用新型 不粘胶纸 患者插管 夹持固定 便捷性 固定套 刻度表 胶带 滑脱 螺杆 软垫 压板 体内 医护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洗胃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还包括刻度表、固定套、螺杆、压板、软垫、胶带、不粘胶纸,该洗胃胃管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避免胃管出现滑脱,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胃管进入患者体内深度的调节,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确保了患者插管安全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洗胃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部分患者,因病情状况因素,需要进行胃管插入。目前在胃管插入到患者体内后,普遍使用十字交叉固定于鼻部或环绕式固定头部,而上述两种方式,虽然能够对胃管进行固定,但有如下缺点,1;因胃管结构简单、不具备刻度,医护人员无法准确知晓胃管进入到患者体内的深度,2;因胃管采用直接胶带粘贴固定方式,从而不便医护人员后续对胃管进行二次深度调节,最终在给患者使用带来不适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负担,不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洗胃胃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洗胃胃管固定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胃管固定方式,不仅患者使用不适,还不便医护人员对胃管进入患者体内深度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洗胃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还包括刻度表、固定套、螺杆、压板、软垫、胶带、不粘胶纸,所述的刻度表位于胃管中端外壁,所述的刻度表与胃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胃管,所述的固定套与胃管滑动相连,所述的螺杆贯穿固定套前端,所述的螺杆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螺杆后端,所述的压板与螺杆胶水相连,所述的软垫位于固定套后端,所述的软垫与固定套胶水相连,所述的胶带位于软垫后端,所述的胶带与软垫胶水相连,所述的不粘胶纸位于胶带后端,所述的不粘胶纸与胶带粘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顶部还设有防压软圈,所述的防压软圈与固定套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壁还设有防滑条纹,所述的防滑条纹与固定套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螺杆前端还设有指环,所述的指环与螺杆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不粘胶纸右侧还设有便利纸,所述的便利纸与不粘胶纸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洗胃胃管固定装置,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插管时,医护人员首先将胃管一端深入到患者体内,再手蹑便利纸,并拉动便利纸,使便利纸带动不粘胶纸与胶带脱离,接着,医护人员可通过胶带与患者鼻部皮肤粘贴,即实现固定套与患者的相连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从而实现胃管的插入与固定,此外,因软垫以及防压软圈材质都为海绵,具备良好的柔软性,使其与患者皮肤软接触,从而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接着,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进行后续洗胃操作,同时,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如需要对进入患者体内胃管深度进行二次调节时,可先握住指环,再旋转指环,通过指环带动螺杆联动压板顺着固定套作由后向前运动,当压板与胃管分离后,即压板取消对胃管的夹持力时,胃管便处于活动状态,此时,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胃管,使胃管顺着固定套进行伸缩,即实现进入患者体内深度的调节,同时,在医护人员调节胃管时,可通过直接观察刻度表,来知晓胃管进入到患者体内的深度,当胃管深度到达医护人员需要后,再反向旋转指环,即使指环带动螺杆联动压板顺着固定套作由前向后运动,当压板触碰到胃管时,通过压板对胃管进行的夹持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胃管的固定,该洗胃胃管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对胃管进行夹持固定,避免胃管出现滑脱,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胃管进入患者体内深度的调节,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确保了患者插管安全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的便捷性,同时,防滑条纹是为了增加固定套与胃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胃管出现滑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洗胃胃管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2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启动光控气味睡眠提醒装置
- 下一篇:体表导管接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