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2134.1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简铁响;白金福;王永生;李浩;马征;吴勇;凌云江;李石野;郑晨涛;刘三丙;蒋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C02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崔贵阳,曲鹏 |
地址: | 21241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板材生成线,尤其是一种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膏板生产系统中,沸腾炉燃煤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粉尘等等,上述有害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需要通过设备进行中和二氧化硫,而脱硫塔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终端设备。其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水使得水质呈现酸性,酸性物质需要用生石灰进行酸碱中和。
然而,目前的设备来看,酸碱性的中和完全是依靠岗位员工定期去脱硫系统进行实地测量酸碱度,根据酸碱度的大概情况进行添加生石灰,而添加生石灰的量完全是凭借经验添加,从而在进行酸碱中和会时常出现水质酸性过强或加入生石灰较多造成水质碱性太强,这些均不利于脱硫塔的稳定运行。
另外,在脱硫塔酸碱中和后的水质还能够被脱硫系统重新利用,节约水资源;但是,如果水质酸碱性出现异常,便不利于水资源的充分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脱硫的自动控制,能够实现曝气池内液体PH值的精确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的操作强度,能够有效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曝气池和控制电路,所述脱硫塔与曝气池之间通过第一管路单元连通;其中,
所述曝气池连接有第一蓄水管路,所述曝气池内设置有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曝气池内的液体PH值,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曝气池内的液位高度;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蓄水管路执行注水操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还包括石灰水搅拌池,所述曝气池与石灰水搅拌池之间通过第二管路单元连通;其中,
所述石灰水搅拌池连接有第二蓄水管路和加灰管路单元,所述石灰水搅拌池内设有第三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石灰水搅拌池内的液位高度;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管路单元执行注入石灰水动作;还用于根据第三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蓄水管路执行注水操作和控制加灰管路单元执行注入石灰操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当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数值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且第二检测模块的检测数值低于第一预设数值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蓄水管路执行注水操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当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数值低于第二预设数值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管路单元执行注入石灰水动作;
当第三检测模块的检测数值低于第三预设数值时,所述控制电路第二蓄水管路执行注水操作和控制加灰管路单元执行注入石灰操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一管路单元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将脱硫塔内中和后的酸性水注入到曝气池内。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二管路单元设置有石灰泵和开度控制阀,所述石灰泵用于将石灰水搅拌池内的石灰水注入到曝气池内,所述开度控制阀用于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动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加灰管路单元包括石灰仓和设于石灰仓下方的加灰机,所述加灰机用于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动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一蓄水管路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动作;
所述第二蓄水管路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指令动作。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PH传感器。
上述脱硫系统,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三检测模块均为液位传感器。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上述脱硫塔、曝气池、控制电路、第一管路单元、第一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脱硫的自动控制,能够实现曝气池内液位的精确控制,能够避免曝气池内液位过低所造成的缺陷;同时,上述检测模块与控制电路的综合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的操作强度,能够有效提高实际操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北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北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2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