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1291.0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居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13/639;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1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停电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配变停电接地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农村集镇、小区配变多处于砂石、坚土路面,遇有配变停电接地时,普通的接地装置难于安装。这是由于这两种路面都需要针对接地装置进行开挖并在挖好的坑中放置接地装置,然后再将坑进行填坑夯实;而砂石路面的砂石较多,挖坑的时候路面的砂石会不断滚入坑内,导致坑内残留有不少的砂石块,不仅影响接地装置的放置,而且砂石块不是固定在坑内,所以将放置有接地装置的坑进行填埋夯实之后,由于坑内的砂石块仍会导致接地装置的松动;而坚土路面由于已经被长期压实,导致将放置接地装置的坑填坑夯实之后,与周围的土连接强度仍然较差,很容易导致接地装置的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使得在农村地面上进行配变停电接地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接地效率;配变完成之后,以后对于接地的检修也非常方便,将钢管直接从地面拔出之后进行检修,结束之后再次插入地面即可;通过顶盖的直径大于钢管的外径,从而便于将固定有顶盖的钢管从地面拔出;通过钢管插入地面,挤压地面的土层,使得原本土层对钢管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从而能够提供较大的摩擦力,保证了设有接地装置的钢管与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接地装置不容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包括插入地面的钢管,所述钢管底部的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钢管内设有接地杆,所述接地杆的顶端与接地线导电连接,所述接地杆的底端两侧通过扭转弹簧分别与挡板连接,所述扭转弹簧位于接地杆底端的边沿处,并且扭转弹簧与挡板的中部连接,当挡板均位于环形槽内的时候,扭转弹簧的预作用力将挡板向接地杆底端贴合,使挡板的一端与环形槽和钢管内壁形成的台阶贴合,挡板的另一端与接地杆的底端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管与接地杆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挡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板与接地杆底端接触部分的长度小于等于接地杆宽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接地杆侧壁的上部设有接线孔,所述接地线通过接线孔与接地杆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管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通孔,所述接地线穿过通孔进入钢管内与接地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管通过螺纹与顶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纹为设于钢管内壁的内螺纹,顶盖的底部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顶盖的直径大于钢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管的底部固定有锥形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锥形头是在钢管的环形槽加工完成之后,再通过螺纹连接与钢管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使得在农村地面上进行配变停电接地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接地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配变完成之后,以后对于接地的检修也非常方便,将钢管直接从地面拔出之后进行检修,结束之后再次插入地面即可。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通过顶盖的直径大于钢管的外径,从而便于将固定有顶盖的钢管从地面拔出。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农村配变停电接地装置,通过钢管插入地面,挤压地面的土层,使得原本土层对钢管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从而能够提供较大的摩擦力,保证了设有接地装置的钢管与土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接地装置不容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金湖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1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