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0650.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琨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琨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负离子 空气 清洁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其是于口罩上以扣、夹、粘黏、袋装方式简便地附加一负离子空气清洁器,且使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可对准口罩嘴鼻部周边发射负离子,以促使口罩嘴鼻部周边的病毒、灰尘与负离子结合,进而便于以口罩阻挡与吸附该病毒、灰尘,再通过口罩上的纳米银、光触媒等物质进行分解消除,以提升口罩过滤病毒、灰尘的效果以及提高空气清洁效果。
背景技术
由于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致使环境中的悬浮微粒及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空气质量愈来愈差,为了能净化个人周边的空气质量,于是有口罩、小型负离子空气清洁器、携带式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相继问世,然而,口罩受限于空气流通不佳的因素,若网孔较大则对病毒、灰尘的阻绝有限,导致过滤病毒、灰尘的效果不佳,小型负离子空气清洁器、携带式负离子空气清洁器使用时距离人体的嘴鼻部又有一段距离,对过滤病毒、灰尘的作用亦不大,因而有再加研究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其是于口罩上以扣、夹、粘黏、袋装方式简便地附加一负离子空气清洁器,且使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可对准口罩嘴鼻部周边发射负离子,以促使口罩嘴鼻部周边的病毒、灰尘与负离子结合,进而便于以口罩阻挡与吸附该病毒、灰尘,再通过口罩上的纳米银、光触媒等物质进行分解消除,以提升口罩过滤病毒、灰尘的效果以及提升空气清洁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于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连结有延伸杆体,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能够向外延伸,以接近口罩嘴鼻部周边的区域,以提升空气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于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连结有可绕性杆体,使以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能够改变发射方向,以对准口罩嘴鼻部周边的区域,从而提升空气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的口罩,于负离子空气清洁器上安装有多个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能够扩大对准口罩嘴鼻部周边的区域,从而达提升空气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合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袋装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粘黏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延伸杆体的负离子空气清洁器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负离子空气清洁器;2-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3-口罩; 10-导电材质触接开关;31-可绕性杆体;32-延伸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及口罩3组合而成;其中,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为现有技术,其是以开关控制内部负离子发射电路的开启和关闭,促使由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发射负离子,外部可具有或以导线连接导电材质触接开关10,如图1、图2所示的金属夹扣或图3所示的金属扣钮,当使用者以手或身体部分触接导电材质触接开关10时,利用人体为回路,可瞬间加大电位差,进而增加负离子发射数量,必要时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上可安装多个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能够扩大对准指向周边的区域;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 2可连结有延伸杆体32,如图6所示,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能够向外延伸,以接近负离子发射的区域;又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亦可连结有可绕性杆体31,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能够改变发射方向对准欲清洁的区域;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与口罩3以扣、夹、粘黏、袋装方式简便地结合附加,以使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的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可对准口罩 3嘴鼻部周边发射负离子,并且便于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与口罩3能够简易、快速地拆分以及组合。
于口罩3上以扣、夹、粘黏、袋装方式简便附加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 后,可调整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的可绕性杆体31或延伸杆体32,以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对准及近接口罩3使用者的嘴鼻部,当开启负离子空气清洁器1时,高压即会致使软式负离子发射端头2对准口罩嘴鼻部周边发射负离子,负离子与口罩3嘴鼻部周边部位的病毒、灰尘结合并形成较大粒子及带电体,较大粒子及带电体容易被口罩3阻挡捕捉与吸附,再通过口罩3上的纳米银、光触媒等物质进行分解消除,故可提升口罩3过滤以及消除病毒、灰尘的效果以及提升空气清洁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琨彦,未经林琨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0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