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装置及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8200.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龚泽儒;宋林波;李冬;郑艳丽;邹鹏;杨金杰;朱新龙;迟枫林;范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装置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点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装置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启停及低负荷稳燃都是采用燃烧重油、柴油的方法,每年消耗大量的燃油,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避免上述缺点,目前,常用等离子点火技术替代原有的点火技术,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可直接点燃内燃室煤粉燃烧器中的煤粉,节约大量燃油,一般情况下,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多为多级筒结构。
中国专利CN201220306109公开了一种直接点火内燃室煤粉燃烧器,如图1 所示,包括外筒、点火源A和煤粉浓缩装置10,其中,外筒是两段式筒体,即分体式筒体,具体包括点火段16和火焰扩展段17,点火段16和火焰扩展段17 通过连接机构沿煤粉气流方向顺序连接,并且同轴布置。点火段16内设置煤粉浓缩装置10,点火源A设置在点火段16中的煤粉浓缩装置10内。而火焰扩展段17内可以设置煤粉浓缩装置10,也可以不设置煤粉浓缩装置10。当本实用新型中的点火段发生结渣、堵塞或烧损事故时,可以及时将点火段拆卸下来,并进行更换,使点火段能够和煤粉燃烧器的其它部分的寿命相匹配,而且检修时工作量小,检修工作还不受锅炉运行的限制。
现有技术缺点:点火源附近的内筒或煤粉浓缩器区域的煤粉富集,在煤粉燃烧器工作时点火区段形成一高煤粉浓度和高温度的区域,尽管利于煤粉气流的点火,但同时此区段也容易发生结渣事故,造成煤粉燃烧器堵塞甚至烧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点火装置及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点火区段形成一高煤粉浓度和高温度的区域,容易发生结渣事故,造成煤粉燃烧器堵塞甚至烧损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火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煤粉入口,所述筒体连接有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端部为点火源;
所述筒体内设有燃烧筒,所述点火源设于所述燃烧筒内,所述点火源包括点火源外壳,所述点火源外壳上套设有煤粉浓缩及扰流环,所述煤粉浓缩及扰流环为设于所述点火源外壳表面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顶部与所述燃烧筒的内壁之间设有煤粉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起包括沿煤粉流动方向设置的前端侧壁和末端侧壁,所述前端侧壁高于所述末端侧壁,所述前端侧壁和所述末端侧壁通过倾斜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起的末端与所述点火源外壳末端之间的轴向距离为-20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筒为一级燃烧筒或多级燃烧筒。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起的宽度为20-260mm。
进一步的,所述煤粉浓缩及扰流环与所述点火源外壳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点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点火装置及燃烧器,使用时,煤粉通过煤粉入口进入到筒体内形成煤粉气流,煤粉气流通过煤粉通道进入到燃烧筒内,在煤粉通道内流动过程中,煤粉通过煤粉浓缩及扰流环后,在煤粉浓缩及扰流环的后方形成环形煤粉扰流,且提高煤粉浓度,通过燃烧筒稳定燃烧,可提高点火效果,同时,煤粉浓缩及扰流环采用环形凸起的形式,其轴向尺寸较短,煤粉火焰燃烧后向前(下游)扩散,浓缩及扰流环的防结焦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装置的多级燃烧筒的主视图。
图中:
1、筒体;2、离子体发生器;3、点火源;4、燃烧筒;5、点火源外壳; 6、煤粉浓缩及扰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点火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上设有煤粉入口,筒体1连接有等离子体发生器2,等离子体发生器2的端部为点火源3;
筒体1内设有燃烧筒4,点火源3设于燃烧筒4内,点火源3包括点火源外壳5,点火源外壳5上套设有煤粉浓缩及扰流环6,煤粉浓缩及扰流环6为设于点火源外壳5表面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顶部与燃烧筒4的内壁之间设有煤粉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8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固体残渣冷却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