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保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5097.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川;肖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17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以注塑保温管。
背景技术
很多汽车零部件都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指将熔化后的塑料流体送入注塑模具中,塑料流体在注塑模具中冷却成型的工艺。塑料流体在熔化后,需要通过管道送入注塑模具。塑料流体在流过管道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这将影响塑料流体在注塑模具中的流动性,最终影响注塑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注塑保温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注塑保温管,包括管体、保温套、进汽管、中继管和排汽管;
所述管体具备进口端和出口端;在从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所述管体的管壁内依次开设有多个加热腔;在从所述进口端至所述出口端的方向上,所述加热腔的体积逐渐增大;
所述保温套套设在所述管体上;所述进汽管位于所述管体外,所述进汽管与所述管体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中继管与所述加热腔一一对应;所述中继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汽管和所述加热腔;
所述加热腔为围绕所述管体轴线的环形;
多个所述排汽管贯穿所述保温套,并分别与多个所述加热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熔化的塑料流体通过管体的进口端流向出口端。塑料流体在管体内流动的过程中,进汽管通过中继管向加热腔内送入高温蒸汽。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降低塑料流体的热量损失,提高塑料流体的流动性。刚进入管体的塑料流体的温度较高,流动性较佳,因此其需要的热量较少,随着塑料流体向出口端流动,为了保持流动性其需要的热量越来越多。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加热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如此,使得热量的供给在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证的塑料流体的流动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流管;多个所述排汽管均与所述回流管连接。
各个排汽管与回流管连接,使得加热腔中的蒸汽能够汇集至回流管中,便于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围绕其轴线布置的扰流环片。
设置扰流环片,避免蒸汽直接通过排汽管排出,部分蒸汽在碰撞扰流环片后能够返回加热腔,从而使得热量能够充分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套的周壁内部开设有多个围绕其轴线的环形孔。
在保温套内设置环形孔,能够有效降低保温套的热量传导量,提高保温套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套由多个子套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子套的端面开设有半圆形的环形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套的端面相互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槽共同形成所述环形孔。
保温套由多个子套依次连接构成,通过相邻的子套上的环形槽共同形成环形孔,使得保温套能够容易地被制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熔化的塑料流体通过管体的进口端流向出口端。塑料流体在管体内流动的过程中,进汽管通过中继管向加热腔内送入高温蒸汽。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降低塑料流体的热量损失,提高塑料流体的流动性。刚进入管体的塑料流体的温度较高,流动性较佳,因此其需要的热量较少,随着塑料流体向出口端流动,为了保持流动性其需要的热量越来越多。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加热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如此,使得热量的供给在从进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证的塑料流体的流动性。
2.各个排汽管与回流管连接,使得加热腔中的蒸汽能够汇集至回流管中,便于集中处理。
3.设置扰流环片,避免蒸汽直接通过排汽管排出,部分蒸汽在碰撞扰流环片后能够返回加热腔,从而使得热量能够充分利用。
4.在保温套内设置环形孔,能够有效降低保温套的热量传导量,提高保温套的保温性能。
5.保温套由多个子套依次连接构成,通过相邻的子套上的环形槽共同形成环形孔,使得保温套能够容易地被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管体,11-加热腔,20-保温套,21-环形孔,22-子套,23-环形槽,30-进汽管,40-中继管,50-排汽管,51-扰流环片,60-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程顺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5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响应的注塑机注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