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3672.4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代莹;蒲尔鲜;贾正春;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川特风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反吹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是袋式除尘器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滤尘装置,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上箱体:包括除尘器盖、旋转揭盖装置、清洁室、人孔、出气口;2.中箱体:包括花板、布袋、布袋框架、布袋导口、过滤室筒体、人孔门、进气口;3.下箱体:包括定位支承架、灰斗、星形卸灰阀、支座;4.反吹风清灰机构:包括旋臂、喷口、反吹机构、循环风管、反吹风管、反吹风机、旋臂减速机构。除尘器盖可转动,反吹风清灰机构设置在除尘器盖上;反吹风清灰机构由传动装置带动旋转,传动装置通常采用皮带传动;花板设置在上箱体底部,用于安装扁布袋;中箱体侧面设置有蜗壳形进风口。工作原理是:含尘气流从蜗壳形进风口切向进入中箱体上部空间,随着布袋上粉尘的积累,粉尘量逐渐增加,当粉尘达到清理时,启动反吹风机及旋臂旋转机构进行清灰,将粘附在布袋外壁的粉尘吹落灰斗,当粉尘降完时,停止反吹风机及旋臂传动机构工作。
现有的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含尘气体从蜗壳形进风口进入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后,集中冲刷进风口附近的布袋,使这部分布袋负荷过重,降低了使用寿命,需要经常更换;而不在进气口附近的布袋,负荷小,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降低了除尘布袋整体的利用率;2、安装或者换更换布袋时,只能通过除尘器盖上的人孔进入,且需要旋转除尘器盖,使人孔对准损坏的布袋;但除尘器盖上设置有反吹系统、反吹风机等设备,重量大,旋转不便,因此更换布袋时费时费力,甚至可能损坏除尘器;3、反吹风管和传动装置同轴设置且通过四通座连接,但传动装置的主轴旋转而反吹风管并不旋转,因此对四通座和反吹风管之间的密封要求较高,否则容易造成泄漏,现在常用盘根对其连接处进行密封,密封性较差,易泄露、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布袋负荷不均匀、更换布袋时需旋转除尘器盖、反吹风管和传动装置之间密封不严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包括上箱体、中箱体、下箱体,上箱体顶部设置有除尘器盖,布袋设置在中箱体内,上箱体和中箱体之间设置有花板,下箱体处设置有灰斗,还包括反吹风管、胀圈密封、四通座、立式减速机、电动机、第一旋臂、第二旋臂、布气管、支座、90°弯头、进气管,反吹风管的一端与设置在上箱体外侧的反吹风机连接,另一端穿过除尘器盖顶部进入上箱体内;反吹风管通过胀圈密封与四通座上端连接,四通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旋臂、第二旋臂,四通座的下端连接立式减速机;立式减速机放置在支座上,电动机与立式减速机连接,支座设置在花板上;布气管垂直地设置在中箱体中心处,布气管管壁上沿圆周由上至下地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气孔;灰斗侧面设置有通孔,进气管水平地穿过所述通孔后,通过90°弯头连接布气管底端;除尘器盖上设置有若干个人孔。
其中,胀圈密封包括进气段、出气段、弹性金属胀圈,进气段、出气段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出气段上部套接在进气段内,出气段外壁上设置有凹槽,弹性金属胀圈设置在凹槽内并紧贴进气段内壁。
其中,所述人孔数量不少于四个。
进一步的是,人孔沿除尘器盖圆周分布。
其中,布气管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布气管垂直地设置在中箱体中心处,布气管管壁上沿圆周由上至下地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气孔,含尘气体从气孔中喷向四周的扁布袋,各个方位的扁布袋负荷均匀,提高了扁布袋的平均使用寿命;2、将反吹风清灰机构完全设置在上箱体内部,减轻了除尘器盖的承重,同时除尘器盖上设置有多个人孔对应下方各个位置的扁布袋,所以更换扁布袋时不需旋转除尘器盖,便于更换扁布袋;3、反吹风管与四通座之间通过膨胀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好,不会造成泄露,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上箱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胀圈密封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上箱体1、中箱体2、除尘器盖3、花板4、灰斗5、反吹风管6、胀圈密封7、四通座8、立式减速机9、电动机10、第一旋臂11、第二旋臂12、布气管13、支座14、进气管15、人孔16、进气段71、出气段72、弹性金属胀圈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川特风机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川特风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3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