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纠偏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1695.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5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6/00 | 分类号: | B65H26/0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4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27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纠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包装膜制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式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市场上对包装袋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包装袋的种类要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塑料包装袋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对塑料包装袋生产线中在线检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成型印刷前的卷筒塑料包装膜大多数在供送过程中一般要求边缘平齐,因为卷筒半径不断的减小引起包装膜供送的速度和张力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包装膜不平整,影响包装膜的供送质量和包装袋的印刷、成型和封合质量;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对于材质较硬的包装膜,在印刷前边缘平齐式的收卷反而影响其平整度,影响包装袋的印刷质量。所以,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来提高产品的印刷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式纠偏机构,有效解决了目前材质较硬的包装膜平齐式收卷使整体平整度低、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纠偏机构,通过使包装膜在收卷过程中错开一定的距离,并根据需要可调整错开距离的大小,使包装膜交错式收卷增加整体的平整度,提高后续印刷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电式纠偏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传送辊,第二支架一侧设置控制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纠偏辊,纠偏辊两端分别设置有辊架,辊架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加筋板,加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接有移动纠偏检测机构,移动纠偏检测机构包括电机,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部设置有与电机相连的凸轮,凸轮下端一侧设置支撑臂,支撑臂一端设置纠偏光电眼。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前端设置伸出段,伸出段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纠偏检测机构前端设置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支撑杆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后端开口设置为圆弧形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筋板的前端设置有条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支架内侧设置加筋板,加筋板之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套接移动纠偏检测机构,移动纠偏检测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架、凸轮、支撑臂、纠偏光电眼,其中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电机输出轴带动下端的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支撑臂左右摆动,由于支撑臂一端设置纠偏光电眼,纠偏光电眼检测包装膜的边缘,然后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带动底座左右摆动,使纠偏辊上的包装膜交叉错开一定距离,提高了包装膜收卷的平整度,提高了后续印刷的质量;并且通过控制器可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调整包装膜错开的距离,适应于不同材质包装膜的平整收卷,且根据包装膜的宽度可自由移动移动纠偏检测机构的位置,适应于不同材质不同宽度包装膜的平整收卷。
综上,所述光电式纠偏机构结构简单、实现了自动化操作、通用性好、灵活性强,实现了包装膜的平整收卷,进而提高了后期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纠偏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传送辊,4.控制器,5.纠偏装置,6.底座,7.加筋板,8.支撑杆,9.动力装置,51.纠偏辊,52.辊架,53.移动纠偏检测机构,531.电机,532.支撑架,533.伸出段,534.通孔,535.凸轮,536.支撑臂,537.纠偏光电眼,538.调节手柄,539.固定块,71.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1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