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响喇叭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1532.3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军;谢永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双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响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响喇叭网。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圆柱形喇叭网一般是用以下方式制作:
塑胶材质喇叭网,直接用模具注塑成型,此方法成型的喇叭网需要模具做四面行位,模具结构复杂,且此材质的喇叭网普遍存在手感和科技感较差的现象;
金属材质(主要是Q235等钢铁材料)喇叭网,此种方法有一下两种方式:
A:采用专用喇叭网滚圆(此方式基本上是全网孔喇叭网)滚圆,然后在接缝处焊接而成,最后经过打磨和喷涂工艺形成最终的产品。
B:采用CNC冲孔,腐蚀或者直接CNC钻孔等的方式做成,此方法可做成局部的变化的喇叭网,对视角和外观上的满足可以大大的提升,后续生产工艺同A。
C:采用专用喇叭网滚成半圆或者接近正圆然后通过双面胶或者卡扣和塑胶或者其他的金属件结合在一起。
以上几种圆柱形喇叭网存在各自的弊端,第一种方案模具需要采用四面行位成型出声孔,造成模具结构臃肿复杂,不利于生产成型,而且此方法的喇叭网存在科技感不足的现象;第二种方法最终绕不开焊接,打磨,喷涂的工艺,造成生产浪费,外观雷同的现象。第三种方法工艺较简便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外观上留有明显的结合缝影响外观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音响喇叭网,能够结构简单、稳固,外表美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音响喇叭网,包括:喇叭网本体、避让孔、防转动定位柱、第一结合部以及第二结合部;其中,喇叭网本体呈圆筒形状,其曲面上排布有多个出声孔,出声孔沿着喇叭网本体的曲面密布,其占喇叭网本体曲面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但不多于五分之四;多个出声孔密布形成的圆孔网;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由至少二个凸起部组成,第一结合部的凸起部能够嵌入到第二结合部的凸起部之间,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的拼接处形成结合线。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音响喇叭网采用采用铝合金板材直接CNC钻线性变化的出声孔,外观上做出相扣环的卡扣,此接合缝看起来更像美工线,另外在接缝的里表面采用冲挤出两条挤料槽用于挤压材料使接缝贴合得更紧,让扣位扣合的更紧,再加上在其表面贴合强粘性双面胶,使结合强度大大提升,另外众所周知,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异常强大,此喇叭网采用喷细砂阳极氧化+染料的方法,使此喇叭网最终达到科技感与安全性的结合,并且结构坚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音响喇叭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音响喇叭网展开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音响喇叭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种音响喇叭网,包括:喇叭网本体1、避让孔2、防转动定位柱3、第一结合部4以及第二结合部5。
其中,喇叭网本体1呈圆筒形状,其曲面上排布有多个出声孔11,出声孔11沿着喇叭网本体1的曲面密布,其占喇叭网本体11曲面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但不多于五分之四。多个出声孔11密布形成的圆孔网,圆孔网的边缘处的形状为类正弦波形状。
避让孔2设置在喇叭网本体1的曲面上,并且与出声孔11相邻。
防转动定位柱3呈圆柱体形状,其设置在喇叭网本体1的曲面的内表面上,并且靠近喇叭网本体1的一侧边缘。
第一结合部4由五个凸起部组成,第二结合部5由与第一结合部4的位置相错开的五个凸起部组成。第一结合部4的凸起部能够嵌入到第二结合部5的凸起部之间,在第一结合部4与第二结合部5的拼接处形成结合线6。结合线6的形状与矩形波的形状相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双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双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1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