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0734.6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9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全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1/02;F21V17/12;F21V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投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灯饰产品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投光灯,多为单体式结构,当需要两个以上的投光灯来提高照明效果时,往往需要另加投光灯,进行串并联,这种接线方式占用面积大,且接线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创设一种新型投光灯,使两个以上的投光灯及灯体上的接线盒能够实现对接,以提高照明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投光灯,包括挂架、吊板、接线盒、吊板安装孔、挂架安装孔、灯体、挂架穿线孔、挂架吊装孔、内螺纹螺栓固定柱、螺栓固定柱凸台、接线盒穿线孔和灯体安装板,所述挂架通过挂架安装孔利用螺栓与吊板相连接,且挂架的顶端开设有挂架穿线孔和挂架吊装孔,所述吊板通过吊板安装孔利用螺栓固定在灯体安装板的顶端左右两侧,且灯体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顶端开设有接线盒穿线孔,所述灯体安装板的顶端设有螺栓固定柱凸台,且螺栓固定柱凸台的顶端及灯体安装板的顶面均设有内螺纹螺栓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灯体安装板的背面设有与内螺纹螺栓固定柱相对应的螺纹安装孔,且螺纹安装孔通向内螺纹螺栓固定柱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通过线路与位置相对应的灯体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螺栓固定柱以及螺栓固定柱凸台与灯体安装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吊板为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投光灯,投光灯灯体直接安装在灯体安装板的背面上,在灯体安装板的顶面上安装有接线盒,组成了一个灯具,灯具的接线盒与外部电线相连接,使灯具发光,利用L形结构的吊板的底面使两个以上的灯具实现对接,通过L形结构的吊板与挂架安装连接,使两个以上的灯具安装在房屋吊顶上,提高了散光效果,以下具体实施例中拿两个灯体对接加以说明,通过改变吊板的长度尺寸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增加对接灯具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架,2、吊板,3、接线盒,4、吊板安装孔,5、挂架安装孔,6、灯体,7、挂架穿线孔,8、挂架吊装孔,9、内螺纹螺栓固定柱,10、螺栓固定柱凸台,11、接线盒穿线孔,12、灯体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投光灯,包括挂架1、吊板2、接线盒3、吊板安装孔4、挂架安装孔5、灯体6、挂架穿线孔7、挂架吊装孔8、内螺纹螺栓固定柱9、螺栓固定柱凸台10、接线盒穿线孔11和灯体安装板12,挂架1通过挂架安装孔5利用螺栓与吊板2相连接,且挂架1的顶端开设有挂架穿线孔7和挂架吊装孔8,吊板2通过吊板安装孔4利用螺栓固定在灯体安装板12的顶端左右两侧,且灯体安装板12的顶端安装有接线盒3,接线盒3的顶端开设有接线盒穿线孔11,灯体安装板12的顶端设有螺栓固定柱凸台10,且螺栓固定柱凸台10的顶端及灯体安装板12的顶面均设有内螺纹螺栓固定柱9。
具体的,灯体安装板12的背面设有与内螺纹螺栓固定柱9相对应的螺纹安装孔,且螺纹安装孔通向内螺纹螺栓固定柱9的内腔中,用来通过螺栓将灯体安装在对应的灯体安装板12上;
具体的,两处接线盒3分别通过线路与位置相对应的灯体6进行电性连接,使灯体6实现与外部电源线路通电;
具体的,内螺纹螺栓固定柱9以及螺栓固定柱凸台10与灯体安装板12为一体式结构,使灯体6定位安装更方便,且灯体分割板13将两个灯体分开,避免两个灯体6发出的热能相互作用。
具体的,吊板2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底面与灯体安装板12固定连接,使两个灯具被连接,L形结构的侧面与挂架1相连接,使灯具被吊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全,未经李福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0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糖桔残次果提取桔皮精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弃油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