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温测振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9574.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扬子石化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温 测振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安全检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测温测振仪。
背景技术
现阶段石化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巡查设备运转情况的过程中,现场的工作人员通常采用传统的测温测振仪对厂区设备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测温测振仪,包括测试主机1、与测试主机1连接的信号传导线2、连接于信号传导线2末端的转接桩3,还包括两个独立的测振探头4和测温探头5。使用时,将测温探头5与转接桩3连接,利用测温探头5进行设备温度的记录,将测振探头4与转接桩3连接,利用测振探头4进行设备振动情况的记录。
待一个设备检测记录完成后,需携带测试主机1以及两个探头移动至下一个测试场所,测温探头5和测振探头4在使用时容易遗漏,使用和携带的过程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温测振仪,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不易遗漏测温探头和测振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测温测振仪,包括测试主机、与测试主机连接的信号传导线、连接于信号传导线末端的转接桩、用于配合转接桩进行测试的测振探头和测温探头,所述测试主机包括测试机构和包裹测试机构的壳体,壳体上设有供测振探头和测温探头依次插入的收纳槽,壳体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收纳槽的收纳盖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温探头和测振探头可依次放入收纳槽内,利用收纳槽的空间存放测温探头和测振探头,再利用收纳盖板将收纳槽的开口盖合,实现了双探头内置存放的效果;携带更为方便,减少了双手操作的负担,另一方面,测温探头和测振探头采用内置存放的方式更加安全稳定,增加了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盖板与壳体滑移连接,收纳盖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滑动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盖板通过滑移的方式开合收纳槽,并且收纳盖板上的滑动轴处于凸出的状态,因此实际操作时可通过滑动轴进行收纳盖板的滑动,操作较为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轴与收纳盖板转动连接,所述收纳盖板上设有供滑动轴嵌入的嵌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轴在使用完毕后,即收纳盖板调整完毕后,滑动轴通过转动可卡入嵌入槽内,从而滑动轴处于相对收拢的状态;一方面滑动轴不易折损,另一方面滑动轴的实际占有空间减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滑动轴嵌入的第一暂存槽,收纳盖板闭合收纳槽时,第一暂存槽与嵌入槽相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盖板将收纳槽关闭时,收纳盖板可利用滑动轴卡入暂存槽的形式实现收纳盖板的暂时定位,从而收纳盖板的相对滑动暂时受到限制,即实现了收纳盖板稳定密闭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滑动轴嵌入的第二暂存槽,收纳盖板从收纳槽上滑开后,第二暂存槽与嵌入槽相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盖板相对收纳槽打开时,滑动轴可转动卡入第二暂存槽,从而实现了滑动轴的收拢效果,同时限制了收纳盖板的滑动,减少了收纳盖板的意外滑动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轴上设有V型弹扣,V型弹扣从滑动轴的两侧凸出形成弹性凸起,所述第一暂存槽和第二暂存槽内设有供弹性凸起插接配合的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轴上的V型弹扣具有向外凸出的弹性趋势,因此滑动轴卡入嵌入槽后,同时利用V型弹扣上的弹性凸起与第一暂存槽或是第二暂存槽配合,实现了滑动轴的稳定定位,滑动轴定位后的稳定性较高,不易摆动,测试主机的壳体能够直接落地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暂存槽和第二暂存槽沿宽度方向均延伸有取放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取放槽的主要作用在于供使用者从侧面伸入手指掰动滑动轴,滑动轴掰动过程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供测振探头插入的柔性插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测振探头的前端长度较长,因此其结构需要额外的保护,测振探头插入收纳槽后再插入柔性插桩,测振探头的外周被柔性插桩包裹实现了额外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靠近其开口处设有环形刷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测振探头和测温探头插入收纳槽内时,可通过环形刷毛将各自附着的灰尘扫落,从而提高了收纳槽内的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扬子石化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扬子石化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9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电磁防蜡降粘器
- 下一篇:一种矿山打钻用辅助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