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9424.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聪;刘彦军;李斌;程林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5/00;B0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硅树脂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硅树脂的生产中会产生少量的水,为了提高硅树脂的聚合度,必须将产生的水分不断移除,破坏反应平衡,使得聚合反应完全,生产的硅树脂的分子量较大。现有的硅树脂生产方法只是回流,没有分水装置。这种方法不能破坏水分存在时的逆平衡反应,导致硅树脂的缩聚程度不完全,分子量不高,或分子内残留有未反应完全的基团,从而导致硅树脂的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该除水装置能够将硅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不断除去,还能回收溶剂,且聚合反应生产的硅树脂分子量较大,硅树脂的品质及稳定性更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包括进气管、竖直设置的冷凝器和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下方的分水器;
所述冷凝器包括透明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螺旋状布置的冷凝管,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介质入口,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介质出口;所述冷凝管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介质入口、所述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分水器通过输液管道相连通;
所述分水器上设有观察口;所述分水器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端部设有单向控制阀,所述回流管上还设有透明的过渡容器;
所述分水器的下端连接透明的储水器,所述分水器与所述储水器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储水器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阀门和排水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冷凝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凝器串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在硅树脂生产中,其进气管和回流管均与反应釜的上部相连通。当硅树脂的溶液在反应釜中被加热,溶剂和聚合反应产生的水会变成蒸汽挥发出来。挥发的蒸汽经进气管进入冷凝器后变成冷凝液,然后沿着输液管道进入分水器。由于水和溶剂不相溶,冷凝液出现分层。下层是密度较大的水,水最终会经排水管被收集;上层是密度较小的溶剂,溶剂则经侧部的回流管回流到反应釜内。从而将水从硅树脂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而使硅树脂的聚合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提高硅树脂的品质及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能够将硅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不断除去,还能回收溶剂,且聚合反应生产的硅树脂分子量较大,硅树脂的品质及稳定性更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2-进气管,21-第三阀门,3-冷凝器,30-壳体,31-进气口,32-出液口,33-冷凝管,34-介质入口,35-介质出口,4-分水器,41-观察口,5-输液管道,6-回流管,61-单向控制阀,62-过度容器,7-储水器,71-第一阀门,72-第二阀门,7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由图1所示,一种用于硅树脂生产的除水装置,包括进气管2、竖直设置的冷凝器3和设置在冷凝器3下方的分水器4。进气管2上设有第三阀门21。冷凝器3包括透明的壳体30和设置在壳体30内部的螺旋状布置的冷凝管33,壳体30的下部设有介质入口34,壳体30的上部设有介质出口35;冷凝管33的两端部分别与介质入口34、介质出口35相连通。壳体30的上端设有进气口31,下端设有出液口32。冷凝器3设有两个,两个冷凝器3串联设置。进气管2与第一个冷凝器3的进气口31连接,第二个冷凝器3的出液口32与分水器4通过输液管道5相连通。冷凝器3中冷却介质的运动方向与需要冷却的蒸汽的运动方向相反,该设计热交换效率高,冷却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9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唑醚菌酯生产用的还原釜
- 下一篇:一种生产有机化肥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