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盖及附茶包的杯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729.X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茶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置放 翻盖 杯盖 顶面 盖体 茶包 本实用新型 结构设置 夹臂夹 凸出的 位置处 插设 夹臂 扣槽 通孔 凸扣 种杯 | ||
一种杯盖,包含盖体及标签置放结构。盖体的顶面不同位置处形成啜饮口结构及通孔,啜饮口结构包括翻盖、形成于翻盖上的凸扣及位于翻盖一侧的扣槽;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盖体的顶面,标签置放结构包含多个自盖体的顶面凸出的夹臂,当标签插设于标签置放结构,各夹臂夹持标签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附茶包的杯盖。
技术领域
一种杯盖,尤指一种具有标签置放结构的杯盖。
背景技术
茶包饮料文化由来已久,茶包饮料型态种类很多,例如茶、咖啡及花茶等等,饮料已成人们不可或缺的饮食习惯。现今社会,随时可见人手一杯手摇或冲泡饮料,因此,免洗式茶杯及杯盖可供匆忙的现代人更方便使用。
市面上流通使用的杯盖,使用者不便于操控拉绳,藉以决定茶包是否要浸泡,以及控制杯内茶的浓度。另外,在茶包浸泡期间,标签会在杯盖外随意摆晃,造成饮用者在携带上以及饮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盖,在一实施例中,包含盖体及标签置放结构。盖体的顶面不同位置处形成啜饮口结构及通孔,啜饮口结构包括翻盖、形成于翻盖上的凸扣及位于翻盖一侧的扣槽;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盖体的顶面,标签置放结构包含多个自盖体的顶面凸出的夹臂,当标签插设于标签置放结构,各夹臂夹持标签的两侧。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凹槽,凹槽形成于盖体的顶面,其中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凹槽内。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凹槽,形成于盖体的顶面,其中啜饮口结构设置于凹槽内,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啜饮口结构的翻盖上。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第一导引槽与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位于盖体的顶面,自凹槽的底端向通孔延伸,第二导引槽自凹槽的头端延伸至盖体的外围。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第三导引槽,以背于啜饮口结构的方向,自扣槽延伸至盖体的外围。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隔板,设置于盖体的顶面下方,位于盖体内部,隔板上端与盖体相接于啜饮口结构与通孔之间。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支撑板,位于盖体内部,分别连接盖体及隔板,支撑板与盖体及隔板位于不相同平面。
如上述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盖体的底部包含凸出外缘,凸出外缘设有挂勾部。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包含如上述的杯盖以及茶包。茶包包含本体、拉线与标签,本体位于盖体内部,标签置放于标签置放结构,且拉线一端连接标签,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本体连接。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一凹槽,形成于盖体之顶面,其中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凹槽内。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凹槽,形成于盖体的顶面,其中啜饮口结构设置于凹槽内,标签置放结构设置于啜饮口结构的翻盖上。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第一导引槽与一第二导引槽,第一导引槽位于盖体的顶面,自凹槽的底端向通孔延伸,第二导引槽自凹槽的头端延伸至盖体的外围。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第三导引槽,以背于啜饮口结构的方向,自扣槽延伸至盖体的外围。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杯盖进一步包含隔板,设置于盖体的顶面下方,位于盖体内部,隔板上端与盖体相接于啜饮口结构与通孔之间,隔板包含第一面与相对的第二面,且第一面面向本体。
如上述附茶包的杯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支撑板,位于盖体内部,分别连接盖体及隔板,支撑板与盖体及隔板位于不相同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茶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茶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水杯套
- 下一篇:防尘盖以及具有防尘盖的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