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协同增强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695.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卫华;周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华;周家国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5;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46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协同 增强 低温 等离子 空气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装置、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协同增强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各种治理污染的环保装置涌出,当前比较先进热门的技术装置还数低温等离子技术。低温等离子依靠高频高压电源产生高能电子,在等离子模块上产生各种离子,激发污染物分子,使之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染空气变成洁净气体,空气洁净程度取决于离子产生的程度,而离子来源于水和氧;目前,等离子设备上没有添加增氧和增水设备,使氧离子、羟离子、氢氧离子数量不够,污染去除率降低,没有降解的污染物又粘污在等离子模块上,造成短路或减少高能电子的产生,所以必须及时清理等离子模块以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协同增强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协同增强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所述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旋雾喷淋塔、吸油吸尘网、稀土催化网、虹吸负离子网、UV紫外光发生器、多单元等离子模块、臭氧分解网、引风机和壳体;其中,所述吸油吸尘网、稀土催化网、虹吸负离子网、UV紫外光发生器、多单元等离子模块和臭氧分解网从污染空气净化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雾喷淋塔的出口与壳体的入口连通,壳体的出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旋雾喷淋塔内设置有喷雾枪,所述喷雾枪通过管道与水循环泵连通,所述旋雾喷淋塔的侧壁上依次连通有多单元等离子模块和增氧发生器。
进一步,所述吸油吸尘网由多层吸油棉构成。
进一步,所述稀土催化网包括不锈钢网骨架以及填充在所述不锈钢网骨架内的负离子陶瓷发生球;所述负离子陶瓷发生球的直径为8-10mm。
进一步,所述负离子陶瓷发生球上浸有含有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钴、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其中,所述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钴和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0.5∶0.1∶0.5;负离子陶瓷发生球晾干后,于750℃的烧结条件下烧结2小时。
进一步,所述虹吸负离子网包括吸水布以及设置在所述吸水布下方的水槽,所述水槽与负离子发生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UV紫外光发生器由若干支紫外线灯管构成;所述紫外线灯管内紫外线灯的波长为185纳米。
进一步,所述多单元等离子模块由3-6个串联等离子模块构成;所述等离子模块与高频电压电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模块由几十支石英管组成,所述石英管内插入与石英管内径相适配的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上焊有高频导线作为高压导线,石英管呈梳状排列,石英管组装在聚四氟乙烯板上,石英管直径为8~16mm,壁厚1~3mm,石英管之间间隙为1~8mm。
进一步,所述臭氧分解网由不锈钢网骨架以及填充在所述不锈钢网骨架内的氧化锰颗粒构成,所述氧化锰颗粒内插入加热电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在去尘去油净化颗粒的基础上,增加了旋雾喷淋塔,虹吸负离子网,使空气更湿润,含氧量更高,从而使负氧离子、臭氧、羟基离子、氢离子大增,增强了去污效率,洁净了等离子模块,使设备运作更畅通。此外,本申请利用紫外光催化剂与等离子之间的互相协同作用增强了去污能力,余下的臭氧,在臭氧催化网的作用下分解为氧气避免了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协同增强型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设备,该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旋雾喷淋塔2、吸油吸尘网4、稀土催化网5、虹吸负离子网6、UV紫外光发生器7、多单元等离子模块8、臭氧分解网9、引风机10和壳体1;其中,吸油吸尘网4、稀土催化网5、虹吸负离子网6、UV紫外光发生器7、多单元等离子模块8和臭氧分解网9从污染空气净化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旋雾喷淋塔2的出口与壳体1的入口连通,壳体1的出口与引风机10的入口连通;UV紫外光发生器7和多单元等离子模块8之间的壳体上连通有增氧发生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华;周家国,未经卫华;周家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