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钻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426.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绳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钻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钻孔机是机械制造领域常用的设备之一,它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
传统的钻孔设备难以进行折叠,造成钻孔设备不仅占用空间较大,也不便于进行存放,而且也无法调节其高度,造成钻孔设备难以适应不同的用户;传统的钻孔机,钻孔产生的碎屑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飞溅,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无法保障使用者的使用安全;现有的钻孔机在钻孔的时候需要使用者手持所需钻孔的物体,加大了使用者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速度;并且普通的钻孔设备都没有自动限位功能,在进行打孔作业时,打孔的深度无法进行限制,打孔的深度不精准,容易产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钻孔设备,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钻孔设备,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经悬架连接有钻头,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经折叠升降机构连接有基座,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钻孔室,所述钻孔室内设置有用以夹紧待钻孔物体的夹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折叠升降机构包含架设在操作平台底部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外周侧制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其中一段为左旋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上制有左旋螺纹的部位螺纹连接有左旋螺母,其中另外一段为右旋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上制有右旋螺纹的部位螺纹连接有右旋螺母。
优选的,所述左旋螺母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左支撑臂,所述左支撑臂的一端与左旋螺母相铰接,所述左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基座相铰接;所述右旋螺母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右支撑臂,所述右支撑臂的一端与右旋螺母相铰接,所述右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基座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的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外周侧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含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以两个夹紧臂伸出的出口,两个所述夹紧臂相互交叉,两个所述夹紧臂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夹紧臂的首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臂的末端对应铰接,两个所述连接臂的首端同时铰接至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由第一液压缸驱动伸缩。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紧臂的末端内侧均设置有锯齿。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外周侧套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含若干节嵌套设置的测量套筒,任意两相邻所述测量套筒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每节所述测量套筒的外周侧均设置有刻度线,其中位于最顶端的测量套筒与钻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钻头由第二液压缸驱动上下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高效便捷,通过折叠升降机构可以很方便的对操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各种情况下使用,而且在不使用时也可以降低整体的高度,方便搬运;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钻孔室,使钻孔产生的碎屑在一定的特有空间内,避免了钻孔时产生的碎屑乱飞现象,保障了使用者的使用安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机构的使用,无需人工手持待钻孔物体,避免了由于使用者手持带来的晃动而导致钻孔质量不佳的现象,同时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避免了由于人工手持长期疲劳工作而带来的危害;
(4)本实用新型加装一个限位机构,可通过随意调节限位机构来控制钻头的打孔深度,使用方便,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升降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紧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操作平台,2-悬架,3-钻头,4-折叠升降机构,401-双向螺杆,402-左旋螺母,403-右旋螺母,404-左支撑臂,405-右支撑臂,406-旋转把手,5-基座,6-钻孔室,7-夹紧机构,701-箱体,702-出口,703-夹紧臂,704-连接臂,705-伸缩杆,706-锯齿,8-第一液压缸,9-限位机构,10-万向行走轮,11-第二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机兼容芯片的同步传输电路及同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尘装置的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