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4434.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建;乔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F04D27/00;F04D29/0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排除,以便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目前,通常在电机轴端安装散热风扇,以用来加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效果。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主风扇叶上设置相应的副风扇叶的方式进行散热。副风扇叶的角度固定,在风扇旋转过程中不可调整角度,只有在某种特定的转速工况下,风扇的效率和噪声才能处于较好的状态。因此,在风扇转速不同的情况下,风扇效率和风扇噪声不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扇及发动机,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及发动机,能够有效地在风扇旋转过程中对扇叶上的气流进行导流,改善气流流经风扇时的流动性能,提高风扇散热效率,降低噪音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其中所述副风扇叶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设于所述主风扇叶的压力面上,且所述副风扇叶的角度能够在所述风扇的旋转过程中进行调节,以调节所述副风扇叶两侧的气流流向。
进一步地,所述副风扇叶能够通过遥控执行器进行角度调节,所述副风扇叶通过第一旋转轴组件与所述主风扇叶相连,所述遥控执行器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组件与所述副风扇叶相连,且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位于所述主风扇叶的同一个工作面侧,所述遥控执行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组件与所述主风扇叶和/或风扇轮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遥控执行器包括用于接收外部指令信号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用于执行所述外部指令信号的执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遥控执行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伸缩杆,所述遥控执行器两端的伸缩杆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三旋转轴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二旋转轴组件、第三旋转轴组件均包括旋转销轴和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主风扇叶上设有第一固定端,所述主风扇叶和/或风扇轮毂上设有第四固定端,所述副风扇叶上设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三固定端,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固定端上,所述第三旋转轴组件设于所述第四固定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第三固定端和第四固定端均由铸造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副风扇叶的工作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副风扇叶的底面设有橡胶板,所述副风扇叶通过所述橡胶板与所述主风扇叶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其中包括上述的风扇。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及发动机,通过在风扇转动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副风扇叶的角度,能够有效的在风扇旋转过程中对主风扇叶上的气流进行导流,改善气流流经风扇时的流动性能,提高风扇散热效率,降低噪音污染。
通过采用具有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遥控执行器,能够在风扇转动过程中,随时接收指令信号,并根据指令信号控制副风扇叶进行转动,随时调节副风扇叶的角度。
通过在副风扇叶底面设置橡胶板,可以有效地提高副风扇叶与主风扇叶间的密封效果,保证副风扇叶在不同角度下均可起到密封作用,避免缝隙对气流造成扰乱,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副风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副风扇叶、11:第二固定端、12:第三固定端;
20:主风扇叶、21:第一固定端、22:第四固定端;
30:遥控执行器;
40:风扇轮毂;
51:第一旋转轴组件、52:第二旋转轴组件、53:第三旋转轴组件、
501:旋转轴销、502: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4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