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帮折臂回转式液压渔用起重拔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2379.8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8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春;任凤;韩永来;杜磊;韩文生;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永春 |
主分类号: | A01K73/06 | 分类号: | A01K73/06;B63B35/14 |
代理公司: |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21222 | 代理人: | 王子平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帮折臂 回转 液压 起重 拔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渔船捕鱼生产作业中使用的起重装置,特别是锚网渔船在捕鱼作业收渔网时,能够快速拔锚的滚帮折臂回转式液压渔用起重拔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渔船捕鱼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锚网渔船在捕鱼作业时,在渔网的收、放过程中,渔网由机械设备收、放完成动作,而用于沉坠渔网的锚体非常沉重,收、放过程全部都由专人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作业的动作重复性强。而渔船上作业面积有限,非常狭小,这就要求物品要摆放有序。为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为此多配备1~2名员工,增加了作业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益。随着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要求渔网越来越长,需要锚体越来越重,现在100公斤的锚体已经不能满足沉网的要求,而100公斤的锚体已经是人工拔锚的极限,传统的拔锚方式严重制约了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替代人工,提高效率,达到减员增效的滚帮折臂回转式液压渔用起重拔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底座、水平回转装置、水平摇臂、摆缸动力输出装置、摆臂与吸盘抓手连接构成;底座固定在船舱板上,水平回转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水平摇臂安装在水平回转装置上,摆缸动力输出装置固定在水平摇臂上,摆缸动力输出装置前端旋转轴和摆臂与吸盘抓手通过键槽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拔锚机结构采用滚帮拔锚方式,减低设备运行高度,避免海上风浪对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拔锚机结构采用滚帮折臂回转拔锚方式,与起网机一体设计,共用一个底座支架。并将液压装置、油箱、电控系统、执行元件、储能装置等全部安装在船舱内,减少设备占地,解决渔船作业面狭小问题。
3、系统控制采用电气遥控装置遥控操作,能够进行远方控制,操作简单易懂。由渔船驾驶员在驾驶舱内操作,减省船员数量。
4、系统设置语音自动广播功能,满足操作提示、安全警示、故障报警等功能要求。
5、装置动力系统选用液压执行机构,辅以电控元件控制,满足渔船工况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底座示意图;
图2-2为底座俯视图:
图3-1为水平回转装置右视图:
图3-2为水平回转装置主视图:
图3-3为水平回转装置左视图:
图4-1为之水平摇臂装置主视图:
图4-2为之水平摇臂装置俯视图:
图5-1为摆缸动力输出装置示意图:
图5-2为摆缸动力输出装置的液压油缸示意图:
图5-3为图5-2的左视图:
图5-4为摆缸动力输出装置的滑道体示意图:
图5-5为图5-4的右视端面图;
图5-6为盖板示意图:
图5-7为齿轮轴示意图:
图6-1为摆臂与吸盘抓手示意图:
图6-2为图6-1的俯视图:
图6-3为支承圆盘右视图:
图6-4为支承圆盘主视图:
图6-5为支承圆盘左视图:
图6-6为吸盘抓手示意图:
图6-7为图6-6左视图:
图7为系统液压与电控装置图:
图8为电气遥控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由底座1、水平回转装置2、水平摇臂3、摆缸动力输出装置4、摆臂与吸盘抓手5连接构成。
如图2-1、图2-2所示,底座1包括柱体1-1、上法兰盘1-2、上支承1-3、下法兰盘1-4、下支承1-5 构成。底座1的具体结构为柱体1-1为一圆柱体,上端套装起网机。上法兰盘1-2通过上支承1-3焊装在柱体1-1中部,用以与水平回转装置2的定法兰盘2-4连接。下法兰盘1-4通过下支承1-5焊装在柱体1-1的底部,用以将设备固定安装在船甲板上。
如图3-1、图3-2、图3-3所示,水平回转装置2包括回转体2-1、蜗杆蜗轮减速装置2-2、动法兰盘2-3、定法兰盘2-4、马达2-5、连接构成。水平回转装置2的具体结构为,回转体2-1侧面接有蜗轮蜗杆减速装置2-2,马达2-5与蜗轮蜗杆减速装置2-2通过键子连接,完成水平回转装置动力驱动。动法兰盘2-3连接水平摇臂3的法兰盘3-1。定法兰盘3-4连接底座1的法兰盘1-2。以上部件完成水平旋转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春,未经韩永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2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