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0655.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长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信 机房 温度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温控器,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者电子原件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状态的不同原理来给电路提供温度数据,以供电路采集温度数据。
现有的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时候温度控制装置零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制冷制热方式单一,不能有效的控制温度,且一旦温控器件出现故障,温度控制装置就不能正常工作,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对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机房外壳、开关、一号温度传感器和二号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房外壳内表面设有制冷棉,且制冷棉与机房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棉一侧设有机房内壳,所述机房内壳通过制冷棉与机房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机房内壳内表面设有风扇,且风扇与机房内壳固定连接,所述机房内壳底部设有电路系统,且电路系统与机房内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系统内部设有电线、温度传感器、加热块、电源和继电器,所述一号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设有风扇,且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设有一号继电器,且风扇通过电线与继电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加热块,且二号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侧设有二号继电器,所述二号继电器通过二号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块固定连接,所述电线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开关上方固定安装有温度显示屏,且温度显示屏通过机房外壳与开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涂层与机房内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机房外壳材料为新型耐热耐寒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棉比热容极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设备,在使用时,首先,所述机房外壳内表面设有制冷棉,且制冷棉与机房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棉一侧设有机房内壳,所述机房内壳通过制冷棉与机房外壳固定连接,制冷棉为比热容极大的材料制成,能够高效的吸收热量,降温效果好,所述机房内壳内表面设有风扇,且风扇与机房内壳固定连接,风扇通过电路系统启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机箱内的热量,所述机房内壳底部设有电路系统,且电路系统与机房内壳固定连接,所述电路系统内部设有电线、温度传感器、加热块、电源和继电器,电路系统有两条支路,分别对应制冷和制热,所述一号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设有风扇,且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设有一号继电器,且风扇通过电线与继电器固定连接,此为制冷系统,所述二号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加热块,且二号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侧设有二号继电器,加热块启动时可以散发热量,维持机箱温度,所述开关上方固定安装有温度显示屏,且温度显示屏通过机房外壳与开关固定连接,温度显示屏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机箱内的温度,防止出现机箱过冷或过热等情况,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温控过程的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温控过程的通信机房温度智能控制装置设备的局部视图。
图中:1、机房外壳;2、机房内壳;3、制冷棉;4、风扇;5、温度显示屏;6、开关;7、电路系统;8、电线;9、一号温度传感器;10、加热块;11、电源;12、一号继电器;13,吸热涂层;14、二号继电器;15、二号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长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长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0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