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497.8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飞;孙焕丽;刘东秦;许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5;H01M10/6561;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高导热材料-相变材料复合材料进行电池散热及均热的动力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驱动力的主要来源或唯一来源,其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整车性能。随着整车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及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大。动力电池的允许工作温度一般为-20~60℃,最佳工作温度为25±5℃。当电池温度超过允许工作温度或长期处于较高或较低温度环境时,电池的输出特性、安全性、一致性及寿命将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运行恶劣工况时,不但电池升温速率快,而且由于单体制造工艺及使用时长的影响,电池总成内单体的温度一致性也将大幅度降低,从而影响整车动力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动力电池的散热及均热方案以自然冷却、强制风冷及液冷为主。自然冷却及强制风冷设计简易,成本低廉,但应用于大规模电池总成的散热效果与均热效果有限;液冷方案的电池温度响应较快,电池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被快速带走,但由于传热接触面限制,电池总成的均热效果并不理想,且液冷系统设计复杂,成本较高,电池总成的体积及重量也较大,不利于整车空间布置。
因此,对动力电池采用合理的热管理方案,将电池工作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高导热材料-相变材料复合材料进行电池散热及均热的动力电池模块,有效解决了动力电池散热、均热问题,以及达到降低电池总成体积、重量及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块,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所述两个电池单元以预定距离间隔开,以形成风道,每个电池单元由铝片包裹两个电池单体构成,所述电池单体表面通过粘接剂粘贴有由高导热材料和相变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铝片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1mm~3mm,所述铝片的厚度为0.5mm~1mm。
可选地,所述高导热材料为天然石墨或膨胀石墨,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类相变材料。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由所述天然石墨或膨胀石墨与所述石蜡类相变材料热压形成。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50μm-100μm。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高于2,在平面方向上的导热系数高于100。
可选地,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0℃-40℃。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电池单体表面的贴合面积大于电池单体表面积的80%,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铝片的贴合面积大于所述铝片表面积的40%。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电池单体表面的贴合面积约为电池单体表面的90%,所述复合材料层与所述铝片的贴合面积约为铝片表面积的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高导热材料-相变材料复合材料进行动力电池模块的散热及均热,由于复合材料厚度很小,且与电池单体表面采用粘结剂粘结,因此传热热阻很小,电池单体产生热量可迅速传递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又与导热铝片通过粘结剂结合,因此传热热阻也很小,热量又可迅速传递至导热铝片。(2)由于电池单元与电池单元之间存在1mm-3mm的空隙,因此导热铝片的热量又可顺利传递至空气从而起到散热效果。同时由于复合材料中含有相变温度30℃-40℃的相变材料,因此当电池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复合材料可提供一部分相变潜热,有利于将电池工作温度稳定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3)由于电池单体表面四周都与复合材料接触,而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平面方面导热系数,有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温度一致性。(4)动力电池模块可省去传统冷却系统所需的风道、流道设计及验证过程,从而大幅度降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体积、重量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组加热和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