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爆索断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628.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江;张建如;肖利斌;尚辉朝;王振英;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5/00 | 分类号: | F42D5/00;C06C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张杰,李志民 |
地址: | 05401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爆索断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器材和火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爆索传爆过程中爆轰波中断传播的一种导爆索断爆装置。
背景技术
导爆索是一种索类火工品,广泛应用于工程爆破和爆炸装置中,既可以作为传爆器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起爆器材使用。导爆索的特点是在索芯包裹猛炸药太安或黑索金,起爆后,爆轰波以不小于6000m/s 的速度沿导爆索传播,并引爆按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其它导爆索、导爆管或炸药,还可使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它导爆索发生殉爆现象,同时还具有反向不传爆特点。由于它的易引爆和爆炸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也给事故的预防造成困难。在制索机车的前端是猛炸药储罐,后端是收索盘,中间是索芯包缠和涂塑部分,中间部分也常是爆炸事故的引发点。一旦发生意外引爆,前端储罐中的猛炸药和后端收索盘上收拢的导爆索将会同时发生爆炸,给设备设施和工房带来灾难,也严重影响着职工生命安全。
在制索工序机车的中间部位以及盘卷工序主副索盘的中间部位安装隔爆装置,利用隔爆原理来阻断导爆索中爆轰波的传播,从而减小意外事故引发的导爆索爆炸药量,也就限制了爆炸释放的能量,降低爆炸造成的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目前,一些生产企业采用的导爆索自动断爆装置,是将导爆索通过导向轮绕成平行的多根导爆索,平行的导爆索相距20mm 左右,均穿过金属隔爆块的索孔,索孔之间有通孔相连,当导爆索爆轰时,先爆的导爆索爆轰波透过通孔将相邻的未爆导爆索炸断,从而使导爆索断爆。这种装置能有效中断导爆索的传爆,但由于需要将平行的导爆索分别穿入索孔,操作起来较麻烦,并且由于索孔直径所限,不均匀涂塑产生的粗大索段便难以通过索孔,因此,该装置只能用于涂塑工序的前端,不能用于收卷端,也不能用于盘卷包装工序,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还有厂家研发的隔爆器在支架上安装两个定滑轮,其中至少一个定滑轮为槽轮,槽与槽之间的槽沿上设有两个以上断爆通孔,来实现上述断爆目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设置中间隔爆块、隔板及通孔,利用导爆索反向不传爆原理,使爆轰波到达交叉处时提前将相邻的索段切断,从而中断爆轰波在导爆索中的自行传播的导爆索断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爆索断爆装置,包括立架、安装于立架上部的第一定滑轮、安装于立架上部的第二定滑轮以及安装于立架下部的第三定滑轮;
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为单槽且其大小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用于涂塑前时,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滑轮槽口宽度大于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用于涂塑后和盘卷阶段时,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滑轮槽口宽度大于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滑轮可前后调整;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可上下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以及第三定滑轮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去了需要设置中间隔爆块、隔板及通孔的不便,通过三个定滑轮使导爆索形成交叉,利用交叉断爆角度能够可靠实现爆轰波在导爆索中的传播中断,从而保护后续的导爆索或猛炸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导爆索生产过程中的制索、涂塑、盘卷工序,中断意外爆炸的传爆,减小爆炸损失,该装置也可作为其它含有导爆索的装置以及使用导爆索的爆破工程安全设计的依据,不仅可广泛用于一般工业导爆索的生产,也可用于特种导爆索的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立架、2导爆索、3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5第三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云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