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523.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甄银桥;张学武;马永福;纪广胜;高文兵;杨雪松;马庆华;魏子征;吴昊远;代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4302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尤其是大型型钢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属于精轧机立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型钢线轧机一般由可逆式粗轧机和可逆式精轧机组组成,轧辊冷却方式采取冷却水强制冷却。立辊因轧制工艺限制,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龟裂现象,被迫中途换辊,严重影响轧钢的正常生产。
精轧机立辊冷却水冷却不到位,造成精轧立辊热裂纹较平辊多。随着产量的逐步提高,生产节奏越来越快,精轧机立辊冷却水不到位造成精轧机辊热裂纹较多的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精轧立辊冷却水管在立辊与热坯料接触的高温部位喷射不到,使轧辊表面温度升高,热裂纹增加,降低了轧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引起轧件表面质量的恶化。统计结果表明,轧辊单次车削量较以往平均增加33%。(2)因立辊冷却水冷却不到位,轧辊表面热裂纹增加,造成换辊,严重时烧伤轧辊,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能够提高轧辊冷却效果,减少立辊的局部温升,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包含丝堵、喷嘴、喷水管、弯头、分水管、三通、进水管、立辊箱和立辊,立辊箱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根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一端设有丝堵,喷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分水管连接,分水管通过三通与进水管连接,喷水管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方向朝向立辊与轧件的接触面。
所述弯头为90°弯头, 90°弯头的一端与分水管固定连接,90°弯头的另一端与喷水管螺纹连接。
所述丝堵与喷水管螺纹连接。
所述喷水管上设有三个均匀布置的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优化了精轧区冷区水管路布置,提高了轧辊冷却效果;
(2) 轧机立辊表面质量大幅度提高,车削量大大减少,降低立辊消耗;
(3) 不会发生因冷却水问题而停机或出现换辊现象;
(4) 使辊环的在线使用时间延长,从而减少了辊环更换次数,提高了作业率。
(5) 辊环加工人员及轧钢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丝堵1、喷嘴2、喷水管3、弯头4、分水管5、三通6、进水管7、立辊箱8、立辊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一种精轧机立辊冷却装置,包含丝堵1、喷嘴2、喷水管3、弯头4、分水管5、三通6、进水管7、立辊箱8和立辊9,立辊箱8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根喷水管3,所述喷水管3的一端设有丝堵1,喷水管3的另一端通过弯头4与分水管5连接,分水管5通过三通6与进水管7连接,喷水管3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嘴2,所述喷嘴2的喷水方向朝向立辊9与轧件的接触面。
在本实施例中,喷水管3采用DN40水管,弯头4为90°弯头,且带螺母和锥型扣,分水管5为四分管。90°弯头的一端与分水管5焊接,90°弯头的另一端与喷水管3螺纹连接。喷水管3的另一端具有内螺纹,安装丝堵,方便对水管路进行冲洗。连接处配有O型圈密封以防漏水,喷水管3上设置三个喷嘴2,喷嘴2的喷射方向根据现场轧制规格进行调节,使喷嘴2的喷射方向指向轧件与立辊9的接触面。
轧钢生产过程中,冷却水通过喷嘴2喷向轧件与立辊9的接触面,提高轧辊冷却效果,满足了轧制生产工艺,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据统计年可创效益5000万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加工的冷却轧辊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用户界面展示的布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