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器水箱进水保温结构和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271.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刘朝红;贺立军;杜宝亮;董玮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水箱 进水 保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水箱进水保温结构,以及设置有该种热水器水箱进水保温结构的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热水器的保温方式主要为水箱外部填充的聚氨酯发泡材料。不难理解,热水器水箱进水管通入的自来水水温较低,进水会降低水箱中热水的温度,造成热量损失。
为了降低非使用状态进水管路流入自来水所造成的热量损失,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热水器水箱进水管附近安装阀门。在非使用状态,不通过进水管进水的时候,关闭阀门,从而使得水箱中的热水不与进水管中的自来水进行能量传输。但是这种方式的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必须通过人工或生成控制信号的方式根据使用情况频繁调整,而用户的习惯是在使用时保持进水管畅通,使得进水管中的水流可以自由流动至水箱中。如果在使用状态时阀门没有开启,则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所以,常见的电热水器并不采用此种形式的结构降低热水的能量损失。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器进水管路存在能量损失大或者实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全新的热水器水箱进水保温结构,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进水管温度较低的水流造成的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水器水箱进水保温结构,包括连接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件动作以处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热水器水箱的进水管上;当所述进水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活动部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动作至打开位置,所述活动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板状构件,当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活动部件动作至关闭位置且所述板状构件阻挡所述进水管;所述板状构件由绝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板状构件包括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的底端分别连接转动球,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的顶端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极;当所述进水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相向向外转动至打开位置;当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在磁力作用下相向向内转动至关闭位置,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顶端和第二板状构件的顶端接触,阻挡所述进水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所述转动球的固定点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进水管的连接处。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外侧,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一对导轨;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一对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与所述导轨配合并沿所述进水管的设置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板状构件设置在一对导向构件之间;当所述进水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导向构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板状构件和进水管管口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活动部件处于打开位置;当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导向构件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板状构件覆盖进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活动部件处于关闭位置。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连接部件沿所述进水管的侧壁向上延伸,所述板状构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件枢转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配重块;当所述进水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板状构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相对于连接部件向外旋转至与所述连接部件接触并处于打开位置;当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板状构件在所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连接部件向内旋转并覆盖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活动部件处于关闭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和活动部件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口处。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进水管外侧,所述连接部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内腔的管径大于进水管的管径;所述板状构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件枢转连接;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配重块;当所述进水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板状构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相对于连接部件向外旋转至与所述连接部件接触并处于打开位置;当热水器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没有水流流过时,所述板状构件在所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相对于连接部件向内旋转并覆盖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活动部件处于关闭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板状构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件通过转动球枢转连接,所述转动球的固定点设置在所述内腔和进水管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